導讀:國產工業機器人行業并購頻繁,給機器人市場格局增添了變數,也為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智能制造的熱潮下,工業機器人廠商抓住機會,通過一系列并購舉措,有些企業實現在行業領域內產業鏈的拓展,有些企業利用相關技術的協同效應強化自身的地位,有些企業通過對國外廠商的并購實現對高端技術的引進消化再吸收,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實現技術與市場的雙重突破。
在眾多進行并購的國產工業機器人廠商中,埃斯頓表現搶眼。在過去一年,埃斯頓并購了4家企業,先后收購英國運動控制器廠商TRIO(翠歐)100%股權,美國高科技公司Barrett Technology30%股權,德國艾瑪意(M.A.i.)公司50.01%股權,揚州曙光光電自控有限責任公司68%股權。
埃斯頓表示,作為全球運動控制行業領軍企業的英國TRIO,其運動控制器與埃斯頓的交流伺服產品有很強互補性;而與BARRETT的合作,將拓展埃斯頓在微型伺服系統、人機協作智能機器人以及康復機器人的研究與制造。同時,借助于M.A.i.產品和技術平臺,埃斯頓機器人應用能夠實現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構建埃斯頓從核心部件、機器人本體到大規模智能制造系統的全產業鏈競爭力。而揚州曙光主要從事各類軍用武器專用自動化設備的科研和生產,技術上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對于揚州曙光的收購有利于幫助埃斯頓切入軍工領域。
埃夫特收購2家企業,分別是意大利知名汽車裝備和機器人系統集成商W.F.C和意大利ROBOX,通過對W.F.C的收購,埃夫特能夠完善其工業機器人下游產業鏈,進入全球知名汽車、航空品牌一級供應商體系。而意大利ROBOX在機器人和運動控制系統設計和生產電子控制器和編程語言方面具有國際領先水準,埃夫待通過對其的收購,可以實現相關技術的引進消化再吸收。
拓斯達收購東莞市野田智能裝備有限公司20%的股權,新時達收購之山智控100%股權。除了這些已經完成了并購的企業,也有一些已發布公告,擬收購相關企業的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華昌達在去年10月27日發布公告,擬收購瑞典機器人服務解決方案公司Robot System Products in Scandinavia AB及江西昌興航空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和景德鎮興航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今年1月19日,新松發布公告,擬收購韓國SHINSUNG分立的以工廠自動化業務(FA業務)設立的公司80%的股權。
縱觀以上并購案,可以發現,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大舉收購,正是認識到自身發展的局限性,希望借助并購或者從市場或者從技術方面充實自身實力,這充分體現了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雄心勃勃,以及在智能制造大潮下對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堅定信心。
但是同時,國產工業機器人并購忙也折射出一個不容忽視的痛點,即部分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希望通過收購,以市場換技術,實現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再吸收。在目前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的情況下,通過部分相關企業的收購,難以真正擺脫這一現狀。如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精密減速器基本上被日本的納博特斯克和哈默納科兩家壟斷,如果不能真正實現核心零部件的突破,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無法避免為他人作嫁衣的局面。
筆者認為,除了通過大舉并購實現工業機器人相關技術的引進消化再吸收之外,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更需要加強創新,實現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才能真正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
2024-08-30 02:45
2024-04-15 09:16
2024-04-09 08:56
2024-04-07 08:07
2024-03-11 11:00
2023-08-17 09:41
2023-08-14 09:40
2021-12-22 11:57
2021-07-30 08:50
2021-07-27 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