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制造業重要的發展趨勢,從智能裝備行業的區域競爭格局來看,目前國內的智能制造裝備主要分布在工業基礎較為發達的地區,我國正在形成珠三角、長三角、環...
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制造業重要的發展趨勢,從智能裝備行業的區域競爭格局來看,目前國內的智能制造裝備主要分布在工業基礎較為發達的地區,我國正在形成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中西部四大產業集區,其中。珠三角、長三角作為我國制造業的核心區,在推動智能制造方面擔當主角。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在最近兩年新增
工業機器人超過5萬臺,預計未來幾年,這些地區的
機器人數量的增速仍將保持在30%以上。從各地智能制造的發展水平來看,前幾年更多的是機器換人,指的是機器在體力上替換人,而這一兩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機器人變得越來越智能化,機器指揮機器的智能化時代已來臨。
例如在生產環節,通過二維碼把一件
產品從選材、生產、倉儲、
物流及安裝等環節
自動連接管理,利用獨有的信息化數字技術將大規模的定制化生產變為現實,這種技術與傳統制造業的最大區別在于它將人指揮機器干活變成了機器指揮機器干活。所以每當有原材料過來的時候,機器人通過
識別這塊板,自動的就把加工指令調出來了進行加工了。在機器替換人之前,需要人告訴機器如何去加工,現在這個環節再也不需要一個技術工人告訴機器人如何去做了。
在
物料搬運環節,
企業在
自動化設備的前提下改造加入了智能化設備,在部分生產環節已實現
無人操作,通過這些智能化的改造以后,在搬運的過程中,通過碼垛手進行碼垛,碼垛完以后,就由
碼垛機器人發送指令給AGV自動搬運車,然后由AGV自動搬運車將貨運到倉庫指定的位置,實現機器指揮機器的工作。
早在2014年,李克強總理就提到工業4.0合作,2015,總理還表示,中國不僅要追趕工業4.0,還要補課2.0、3.0,2016年,總理也指出要推進“中國制造2025”和
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把德國的先進技術同中國性價比高、具有一定競爭力的裝備相結合,攜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中國制造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如何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是目前企業發展的關鍵,機器換人改變了生產力。目前市場對國產
智能機器人的認知度大幅上升,外來
品牌工業機器人在功能和穩定方面占有優勢,但價格昂貴,目前本土機器人企業不斷推出的小型化、輕量型的高速、高精度機器人產品受到市場的青睞。
機器指揮機器的智能化時代雖已來臨,但仍是面臨很大的阻力。機器人在信息自我接受、信息自我處理判斷、自我不斷改善方面仍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