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3月4日),央視財經頻道在《大國重器》(第二季)中播出了菜鳥位于馬來西亞吉隆坡的一個機器人倉庫,首次全景展示了中國智慧物流新名片在海外落地。
《大國重器》(第二季)聚焦“創新”這一發展動力,對“中國制造”進行了一次大巡禮。節目組來到馬來西亞,對以菜鳥網絡為代表的中國智慧物流走向海外進行了重點報道。
2017年11月,菜鳥聯合Lazada、馬來西亞郵政設立的eWTP首期智能機器人倉庫在吉隆坡投入運行。來自中國的商品通過這里送到了馬來西亞消費者手中,馬來西亞中小企業的出口商品也從這里運往了中國。
這個倉庫內啟用了AGV自動導引機器人來完成揀貨作業。在智能算法的指引下,AGV機器人精準地運送貨架。雖然通行空間狹窄,但它們照樣快速移動,不會相撞,工作效率比人工模式提高了3倍。
這是東南亞物流業首次迎來AGV機器人,刷新了該地區智慧物流的新階段。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也來到倉庫觀看了機器人作業的過程。他稱贊機器人倉庫能夠幫助馬來西亞解脫低端勞動,提升勞動價值。
菜鳥吉隆坡無人倉內,AGV機器人在自動揀貨
菜鳥國際總經理關曉東介紹,菜鳥在全國30多個國家有100多萬平米倉庫。在海外布局的過程中,菜鳥也把先進性技術,中國制造,中國的智慧物流,帶到國外去,幫助當地提升他們的物流和電商的服務。
在菜鳥網絡平臺上,各種類型的全自動流水線、自動分撥、倉儲和配送機器人已經大規模運用。智慧算法可以讓每一個包裹都有最優路徑,最短時間送達。甚至基于大數據的“未卜先知”,可以做到“單未下,貨先行”,把商品提前分布到消費者身邊。
菜鳥廣州無人倉內,包裹在全自動流水線上自行流轉
菜鳥嘉興無人倉內,緩存機器人通過機械臂存放包裹
菜鳥武漢無人倉內,機械臂大力士在搬運大件商品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已經把物流業從肩扛手提的傳統模式,帶入了科技驅動的新物流時代。
在智慧技術的推動下,中國物流不但創下了“單量越大 效率越高”的世界貨運奇跡,也創造出了盒馬30分鐘達、天貓超市1小時達、菜鳥門店發貨2小時達等去中心化的新物流體驗。
在《大國重器》(第二季)的鏡頭下,菜鳥引領的智慧物流作為閃亮的中國名片,正在向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