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未來你來到商場,不需要再下地庫,只需將車停到旁邊的指定位置,隨后會有機器人自動將你的座駕送到最合適的車庫位置;當你要提車時,機器人會將你的座駕移動到最初的停車區域。這就是目前東莞一家機器人公司正在做的事情。
據記者了解,目前第二代梳齒式停車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縮寫,意即“自動導引運輸車”)正在進行樣機測試;而且該公司已經研發出三代智能停車機器人,第三代樣機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s的縮寫,意即自主移動機器人)也已經在組裝之中,即將進入測試階段。
自動完成停車取車工作
“車主只需將車輛停至出入口按下相應的鍵,即可離開,機器人將來接車并將車輛‘搬運’到空余車位上;車主需要取車時來到出入口按下取車鍵滴卡,機器人則會將車輛運送到出入口處。”據松靈機器人(東莞)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蔣亦瑄介紹,目前國內大部分車庫都是傳統停車庫,出入口處有閘機,車主需要通過閘口將車開進車庫并找到空余的停車位將車停好然后離開,特別是在地形復雜的商業體的停車庫,找車位、停車、取車對不少人來說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而他們研發的這款智能停車機器人就可以幫車主完成找車位、停車及取車的工作。
據記者了解,目前第二代樣機正在進行測試,第三代樣機正在進行組裝。1月31日上午,記者在該公司所在的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的停車庫看到了正在測試的第二代樣機及正在組裝的第三代樣機。第二代樣機為梳齒式停車AGV,記者注意到,測試現場設置了簡易的出入口,一些停車位進行了改造安裝了支架,智能停車機器人可在出入口將車輛自主運送到安裝了支架的車位上停放。
“第二代樣機AGV需要對傳統車庫場地進行一些硬件上的改裝,例如安裝支架等;第三代樣機AMR將基本不需要對場地進行硬件上的改裝。”蔣亦瑄告訴記者,AMR是一種融合了傳感器和嵌入式平臺,擁有環境感知能力的新一代機器人,不同于傳統的AGV,AMR可以自主去到目的地,而不是局限于固定的路線,并且擁有足夠的智能識別工作環境中的物體,提前作出避讓,在復雜的環境中保證安全穩定地持續工作。
怎樣讓機器人具備足夠的智能,讓它明白自己處于哪里該往哪兒走?蔣亦瑄解釋,自然導航技術是關鍵,即通過激光雷達獲取環境信息,經由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獲得環境地圖。在使用過程中,定位算法不斷比對雷達數據和環境地圖,以此讓機器人得到準確的坐標信息。
仍然存在很多制約因素
停車機器人可為車主帶來極大的方便也可優化停車場的管理,市場剛需也確實存在,但為何使用停車機器人的車庫只有寥寥數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項目投運價格偏高是其中一個制約因素,松靈機器人未來擬采用為集成商提供全套停車解決方案的方式投放市場,小批量產單價在50萬-60萬元左右。而一部智能機器人大約只能負責幾十個車位停取車工作,數百個車位的車庫改造成本就要去到數百萬元,這對車庫而言收回成本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此外,大多數停車庫的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開的模式也是一個制約因素,東莞莞城一家物業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員就表示,車庫所有權屬于開發商,他們只是負責管理并收取管理費,停車費是代開發商收取的,“作為物業管理公司而言,肯定不愿意掏錢改造車庫。”
“行業想要快速發展,亟需做出成功的案例。”業內人士表示。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