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是黨的十九大隆重召開的日子,也是新松智慧園正式啟用的日子,對于新松來說,意義非凡。”日前,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曲道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18日,是黨的十九
大隆重召開的日子,也是
新松智慧園正式啟用的日子,對于新松來說,意義非凡。”日前,
沈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
公司創始人、總裁曲道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那一天,我們全體新松人發出了‘新時代,新征程,新跨越,向智時代出發’的呼喊,這標志著新松將站在新的起點上,再攀高峰。”
改變世界
機器人產業格局
一枚枚脆弱的生雞蛋,一臺外形炫酷的機器人,在刀頭快速旋轉的咝咝聲中,一幅世界地圖就精巧地鐫刻在了薄薄的蛋殼之上。
上海新松,工程師劉一帆和他的團隊正在研發和測試新一代的
自動化機器人。
此時的沈陽,早已寒風料峭。在新松機器人智慧園的數字化生產車間,更震撼和科幻的一幕正在上演,機器人正在井井有條的生產著“機器人”。
鄒風山,新松機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長,這個連微信頭像都要用數字化車間機器人來做的技術專家,和記者聊起機器人來,透過眼鏡,仍能感受他雙眼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鄒風山告訴記者,蛋殼又薄又脆,每個雞蛋的曲面也各不相同,高速旋轉的刀具在不規則的曲面上進行雕刻,需要機器人具有對力的感知,需要機器人具備自主編程的能力,對位置控制、力度控制的精度要求都非常高。
鄒風山說,這種代表未來一代的“
協作機器人”區別于傳統機器人,具有對周邊環境的感知,最大的特點是
安全,可以實現人機協作。
他表示,機器人正處于一個由“機器”向“人”進化的過程中,新一代的機器人通過“視覺”、“觸覺”、“聽覺”等感知功能,更具有交互性,已經從過去單純的機器設備,逐步轉變為具備更多“人”的特征的
智能、智慧設備。
曲道奎博士是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總裁,機器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曲道奎告訴記者,機器人已經進入“智時代”,這個時代最大的變化,已經不單單追求機器或者機器設備的指標,而在追求自主、半自主,感知
系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等等。這是機器人進入“智時代”的巨大變化。
曲道奎表示,傳統的機器人都是關在“籠子”——安全柵欄里作業,如今機器人已經開始走出“籠子”,實現人機協同作業。當人碰到機器人時,它會暫停運動,這種安全技術融合了軟件、硬件,是“智時代”的標志之一。
新松機器人是一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致力于全產業智能
產品及服務的高科技上市
企業,是國內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化基地,也是世界上機器人產業線最全、產品種類最多、應用領域最廣的企業。
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踐行者與推動者,新松機器人現已形成以自主核心技術、核心部件、領先產品及行業系統
解決方案為一體的完整全產業價值鏈。2017年上半年,新松機器人產品批量進入到華晨汽車的智能制造工廠。這也是國產機器人第一次大規模成批量地進入汽車生產線,改寫了我國汽車工業近60多年的歷史,標志著國產
工業機器人已成功立足于高端市場,以新松為代表的國產機器人正在以自己的節奏和方式改變著世界機器人產業的格局。
政策支持提供堅實發展基礎
新松改變的不僅僅是機器人產業的格局。
記者仰望公司辦公樓大廳墻壁上展示的機器人時,一位員工自豪地告訴記者,機器人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遠。暢快的網購,背后就有機器人的功勞。新松智能
物流BG承建的天貓嘉興
菜鳥倉庫的高效運轉,經受了雙十一高負荷的考驗,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團領導的肯定。在九牧衛浴剛剛投入使用的工廠里,也有新松數字化智能制造設備的身影。
鄒風山院長告訴記者,目前的機器人大部分還是應用于對人的“替代”,代替人類從事危險環境、繁重、重復的勞動,未來的機器人將大大提升人的生活品質,為人類服務。
據了解,由新松機器人開發的
醫療機器人、陪護機器人、
清潔機器人、
導購機器人等多種類型的服務型機器人,已經開始走進生活,新的時代已經開啟。
曲道奎表示,過去17年,新松創造了中國高科技發展的傳奇,實現國產機器人的高端應用,打破國外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枷鎖,書寫了中國機器人產業傳奇。但昨天的輝煌不等于今天的輝煌,更不等于未來的成功。“我們要站在新起點,將過去歸零,跨越時間,跨越空間,跨越自我,突破視野和格局,開創未來,創造盛世智時代。”
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行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曲道奎就此表示,國家的政策支持已為智能制造與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伴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新松將全面推行大產業、大平臺戰略,打造集技術、資本、人才于一體的創新與產業生態圈,實現智能產業裂變式發展,助力中國制造2025。不忘初心,實業報國,為共建美好的智能互聯世界,砥礪奮進!”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事 :于海斌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1964年生,工學博士,研究員,ISA Fellow,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國家科學技術部智能制造專項專家組成員,全國工業自動化系統與集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研究領域:工業自動化。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王天然院士
機器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九屆、十屆、十一屆代表。曾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優秀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遼寧省特等勞動模范等稱號,并獲國家和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公司創始人、總裁:曲道奎 博士
曲道奎博士,中國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公司創始人、總裁,機器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國家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組長、中國機器人創新聯盟主席、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中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首任輪值主席、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基金評審委員、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委員。獲中國青年科技獎、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GM中國科技成就獎,2014年度中國十大科技創新人物,2015年度中國十大經濟人物。科研成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省部級成果獎10余項。
新思維 新目標 新征程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松”)成立于2000年,隸屬中國科學院,是一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作為中國機器人領軍企業及國家機器人產業化基地,新松擁有完整的機器人產品線及工業4.0整體解決方案。新松本部位于沈陽,在上海設有國際總部,在沈陽、上海、杭州、青島、天津、無錫、濰坊建有產業園區,在濟南設有山東新松工業軟件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同時,新松積極布局國際市場,在韓國、新加坡、泰國、德國、香港等地設立多家控股子公司及海外區域中心,現擁有4000余人的研發創新團隊,形成以自主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核心產品及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為一體的全產業價值鏈。
作為中國機器人產業頭雁,新松已創造了百余項行業第一。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五大系列百余種產品,面向智能工廠、智能裝備、智能物流、半導體裝備、智能交通,形成十大產業方向,致力于打造數字化物聯新模式。產品累計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3000余家國際企業提供產業升級服務。
新松緊抓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契機,發揮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效應,以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網絡等新一代尖端科技推動機器人產業平臺化發展,打造集創新鏈、產業鏈、金融鏈、人才鏈于一體的生態體系。新松不斷推進科研成果深度應用,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提供內生動力,為產業協同創新、造福民生福祉賦予澎湃動能。聚焦核心技術,共享智能時代。
智慧新松,創領未來!
新松機器人公司行業地位
√ 擁有機器人核心技術的企業
√ 行業內首批中國名牌產品
√ 國家首批91家創新型企業
√信息系統集成及服務大型一級企業
√ 計算機系統一級資質認證的企業
√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
√ 中國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單位
√ 中國科學院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聯盟理事長單位
√ 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
√ 中國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組長單位
√ 中國機器人協會(籌)會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