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人工智能大爆發的一年,億歐網站總結了2017年十大AI關鍵事件,具體如下:
1.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2017年7月,由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從國家層面對人工智能進行系統布局,對于我國搶占科技制高點,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社會生產力新躍升,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2.阿里巴巴宣布成立全球研究中心“達摩院”
10月11日,在阿里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正式宣布阿里巴巴成立全球研究中心“達摩院”,“達摩院”將實行院長負責制,由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花名行癲)擔任首任院長。達摩院主要包括全球各地建立實驗室、跟高校建立前沿研究所、創新研究計劃3部分內容。
3.“挖掘機”與“老東家”
4.騰訊首次公布AI戰略
11月8日,2017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發布了騰訊AI戰略“基礎研究-場景共建-AI開放”的全景圖:在基礎研究領域著重于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4大領域;在場景應用上落地社交、內容、游戲、醫療、零售、金融、安防、翻譯等8大場景;騰訊也將通過開放自身AI能力方面賦能醫療等傳統行業實現AI,另一方面則是以AI生態計劃全力扶植新興AI創業者。
5.CV的“大躍進”
7月,商湯科技宣布完成4.1億美元B輪融資,10月,曠視科技(Face++)宣布完成約為4.6億美元的C輪融資,打破了人工智能領域單筆融資的最高記錄。之后,依圖科技完成3.8億元的C輪融資,云從科技宣布完成B輪5億元融資,加上此前廣州市政府對云從科技的20億政府資金支持,此次總計獲得25億元發展資金。
資本的瘋狂涌入,形成了CV領域“大躍進”的局面,企業之間的競爭也陷入白熱化。
6.長江后浪推前浪的AlphaGo
5月,人機大戰三番棋結束,柯潔0比3負于AlphaGo。10月,《Nature》官網刊出論文,新一代的阿法元(AlphaGo Zero),不需要任何歷史棋譜的指引以及人類的先驗知識,從簡單的自我對弈和隨機游戲開始,很快就能超過人類的水平。不僅如此,它還以 100:0的比分打敗了此前公布的AlphaGo版本“Master”。
7.谷歌成立AI中國中心
12月13日,Google Cloud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團隊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宣布,谷歌AI中國中心在北京成立。該中心由李飛飛和Google Cloud研發負責人李佳博士共同領導。李飛飛負責中心的研究工作,也會統籌 Google Cloud AI, Google Brain以及中國本土團隊的工作。
8.百度“廣撒網”
在第一屆小米IoT開發者大會上,小米宣布與百度達成深度合作,更具體一點,是小米IoT硬件平臺和百度DuerOS語音交互平臺的合作。
同一天,百度與華為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基于華為HiAI平臺和百度PaddlePaddle深度學習框架,建設以華為AI開放平臺和百度大腦為中心的開放生態。
12月8日,百度與高通宣布雙方將在高通驍龍移動平臺,包括即將推出的驍龍845移動平臺上優化百度DuerOS在手機上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在官方公布的合作方向中,雙方將面向全球智能手機和物聯網終端推出一套人工智能語音和智能助手解決方案。
除上述3家之外,百度今年還與力帆股份、威創股份、愛康科技等上市公司達成合作。再結合與vivo、OPPO、HTC等公司的合作,百度已經涉及到搜索流量、內容分發和AI落地等維度。
9.手機AI化
廣義上來講,AI在手機上早就已經有了大量的應用,包括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語音助手、智能輸入法等等。而2017年,蘋果和華為相繼推出了搭載人工智能芯片的手機,更是將這個行業推上了“手機AI元年”的風口。 業內普遍認為,“語音”是未來人機交互的主要方式,而且擁有深度學習能力的人工智能大大增加了手機功能的維度。
AI+手機的兩大利好因素,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應用的云服務化趨勢,開發者不需要再擔心手機的計算性能,而且在云端的開發還省去了逐一適配手機終端的麻煩,手機扮演了數據采集和結果輸出的角色;另一方面,是手機處理器的智能化改進,2017年9月,華為推出了首款添加了人工智能芯片NPU的麒麟970,同月蘋果推出了其首款人工智能芯片A11 Bionic,以及基于A11 Bionic的三款手機,10月華為發布了基于麒麟970的年度旗艦Mate10系列手機。
10.AI神教與AI威脅論
AI神教的創立人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曾表示,這個尊人工智能為神的宗教名為“未來之路”,和其他宗教一樣,“未來之路”將擁有自己的教義、禮拜儀式以及禮拜場所。其宗教理念認為:終有一日,人工智能將比人類更聰明,最終成為“神”。其宗教活動將以“實現、接受、崇拜基于人工智能的神性”為核心,包括為研發AI提供資金。
最早提出人工智能威脅論的是被人稱為硅谷“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 2017年2月,馬斯克透露,正在研究將人腦連上電腦的技術,拓寬人腦處理速度和帶寬,以防未來被機器人打壓成“社會的廢人”;7月,馬斯克曾斷言人工智能將徹底動搖人類文明存在的根基,現在很多人不相信這一切,直到有一天看到機器人當街殺人才會感到恐懼; 9月,馬斯克發布Twitter稱,各國AI競賽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且戰爭可能不是由國家的領導人發動,而是由AI發動——只要它認為先發制人的打擊是取得勝利最為有效的方式。11月,馬斯克發布Twitter稱, “這(波士頓機器人后空翻)不算什么。幾年之后,機器人將快速移動,你得用閃光燈才能看清。做美夢吧,我們馬上就完了。”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
2025-04-03 08:51
2025-04-03 08:47
2025-04-02 09:01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3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