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之間本周已經接近尾聲,那么本周內機器人行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要內容呢?小編特意挑選了十大熱點話題,與大家一起分享。
最近Bill Gates、Elon Musk在多個場合提及到了機器人的未來發展,這從側面再一次說明時下機器人概念有多火。在這波熱潮之下,國內一家機器人公司科沃斯機器人也將順勢通過IPO登錄A股市場。
據國際機器人協會(IFR)近日發布的數據,未來三年內,服務型機器人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60億美元(2015年僅為70億美元)。目前,服務機器人領域還處于藍海市場,但初步競爭逐漸顯露。
我國工業機器人服務行業已達100多個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近日發布報告,今年國產工業機器人應用范圍持續增加,已服務于國民經濟37個行業大類、102個行業中類。這表明機器人正深度融入制造業。工業機器人繼汽車制造和電子信息行業之后,在五金、衛浴、家具、化工、食品、飲料、制藥等行業取得應用,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大量用于醫療康復、搶險救援等專業場景,并可提供情感娛樂、家庭陪護等服務。工業機器人市場將持續旺盛,預計到2020年國內市場規模有望擴大至59億美元。
中國機器人產業邁向中高端
中國電子學會組織專家日前編制完成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顯示:當前中國機器人產業需求旺盛,市場高速增長,基本形成較完整產業鏈。總體看,中國機器人產業正加快向中高端、多領域發展,產業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
這份報告為工信部2016至2018年財政專項階段性研究成果。報告預計,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232億美元,2012至2017年平均增長率接近17%。其中工業機器人147億美元,服務機器人29億美元,特種機器人56億美元。今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62.8億美元,2012至2017年平均增長率達28%。
專家預測,從技術實現進程看,未來2至3年主要是語音識別;未來3至5年主要是情感檢測與識別、人臉識別、語音翻譯、眼動控制、虛擬現實等;未來5至10年主要是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手勢控制設備、對話用戶界面等。
工業機器人產業高度依賴補貼輸血
從IFR公布的數據來看,2016年,國產機器人銷量3.4萬臺,占整個中國市場銷量的37.8%。粗看起來數據不差,但是實際上中國機器人企業800家,平均每家企業銷售42臺機器人,根本不足以維持企業生存。
為了加快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中國制造2025將機器人列入十大重點領域之一,國家給予了大量補貼,如2016年起,東莞政府每年補貼2億元進行“機器換人”,廣東、浙江也提供了各種機器換人補貼政策。但是,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尚無一家企業成功實現從依賴補貼輸血到自身造血的轉變。
《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發布 2022年規模超500億
浙江省政府近日發布《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浙江計劃用五年時間集聚50位國際頂尖人工智能人才、500位科技創業的人才、1000位高端研發人才、10000名工程技術人員和十萬名技術人才。根據浙江省的規劃,力爭到2022年,培育20家國內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形成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500億元以上,帶動相關產業規模5000億元以上,為浙江人工智能產業領先全國打下基礎。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