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全球最大單體自動化智能碼頭和全球綜合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碼頭——洋山港四期碼頭正式開港!歷時近三年時間的艱苦建設,經過為期18個月細致全面的設備及系統調試,全球港口航運業萬眾矚目的無人碼頭終于露出了真容。
業內人士表示,洋山港四期碼頭的建成和投產,標志著中國港口行業在運營模式和技術應用上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升級與重大變革,更為上海港進一步鞏固港口集裝箱貨物吞吐能力世界第一地位、加速躋身世界航運中心前列提供了全新動力。
洋山港四期碼頭特點
· 全球最大的單體自動化智能碼頭
· 全球綜合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碼頭
·
國內唯一一個“中國芯”的自動化碼頭
·在亞洲港口中首次采用中國自主研發的自動導引車自動換電系統
放眼洋山港現場,2350米岸線上,第一排是高聳入云的岸橋,其后整齊停放著50輛自動導引車(AGV),加上后方堆場上的全自動軌道吊,“無人碼頭”蔚為壯觀。
“洋山港四期總用地面積223萬平方米,擁有2個7萬噸級泊位和5個5萬噸級泊位,將形成400萬標準箱/年的吞吐能力。”上海振華重工洋山四期自動化項目總經理張健說。
無人操作
靠什么完成400萬標準箱/年的吞吐量?
靠的是TOS和ECS系統組合。
這兩個系統組成了洋山港四期碼頭的‘大腦’與‘神經’,操控著首批投入的10臺岸橋、40臺軌道吊和50臺AGV,完成巨量碼頭作業。
洋山港無人碼頭的“大腦”與“神經”
厲害在哪里?
TOS是‘大腦’。這是一套全自動化碼頭智能生產管理控制系統,由上港集團自主研發。其銜接上海港各大數據信息平臺,提供智能的生產計劃模塊、實時作業調度系統及自動監控調整的過程控制系統。
而“神經”ECS系統,則是振華重工自主研發的智能控制系統。ECS系統把AGV小車變成一個個智能AGV車隊;把一臺臺場橋起重機變成一個個智能化的堆場;把一座座岸橋起重機變成能自主作業的巨型機器人。
在洋山港四期指揮控制大廳,操作員端坐電腦前,用ECS系統協調這些智能化設備和系統,自動高效地完成碼頭操作系統TOS下達的裝卸任務,實現了碼頭裝卸、水平運輸、堆場裝卸環節的全過程智能化。
采用自動化集裝箱裝卸設備后,與人工作業相比,裝卸效率可以提高30%。
(圖為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
“第1箱”集裝箱落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洋山港四期碼頭采用振華重工制造的自動化裝卸設備,整個裝卸過程所涉及的橋吊、自動導引車、軌道吊三大機種均為中國制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軟件系統也是由上港集團和振華重工共同完成。
以前,振華重工出國考察,對方不讓看碼頭;而現在,日本等國的港口主動邀請,越來越多的世界港口遞來橄欖枝。
上海已經成為國際航運市場的重要樞紐,無論是服務我國進出口貿易,還是推動國際航運市場復蘇,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相信在科技創新帶動下,綠色、高效的自動化港口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8年,亞洲物流雙年展將繼續圍繞8大展示主題,實現海陸空無縫聯通。
港口/航運/集裝箱物流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環,將有哪些新展商亮相?又有哪些老朋友將推出新理念、新產品?一切懸念,盡在2018亞洲物流雙年展!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
2025-04-03 08:51
2025-04-03 08:47
2025-04-02 09:01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3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