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底,京東X事業部向外界展示了智慧物流實驗室,包括由機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數據感知網絡打造的全自動倉儲場景。此外,京東自主研發的完整的“無人倉”也描繪了3年后電商大促的物流中心藍圖。
機器人強強聯手 實現智能覆蓋率100%
如今在經歷了一年時間的積淀后,近日,京東首個全流程智能無人倉在上海亮相,其占地面積40000平方米,物流中心主體由收貨、存儲、訂單揀選、包裝四個作業系統組成,存儲系統由8組穿梭車立庫系統組成,可同時存儲商品6萬箱。在貨物入庫、打包等環節,京東無人倉配備了3種不同型號的六軸機械臂,應用在入庫裝箱、揀貨、混合碼垛、分揀機器人供包4個場景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揀場內,京東引進了3種不同型號的智能搬運機器人執行任務。在5個場景內,京東分別使用了2D視覺識別、3D視覺識別、以及由視覺技術與紅外測距組成的2.5D視覺技術,為這些智能機器人安裝了“眼睛”實現了機器與環境的主動交互。預計未來京東無人倉正式運營后,它能夠實現每天處理超過20萬訂單的能力。
除了引入目前業內最先進的大型設備之外,京東無人倉的最大特點是對于機器人的大規模、多場景的應用。在京東無人倉的整個流程中,從貨到人到碼垛、供包、分揀,再到集包轉運,應用了多種不同功能和特性的機器人,而這些機器人不僅能夠依據系統指令處理訂單,還可以完成自動避讓、路徑優化等工作。
全流程智能無人倉可視為京東在智能化倉儲方面的一次大膽創新,其自動化、智能化設備覆蓋率達到100%,可以應對電商靈活多變的訂單的業務形態。
除此之外,全流程智能無人倉依靠智能算法精確推薦包裝材料,可以實現全自動體積適應性包裝,做到節省每1厘米包裝材料。
物流領域“無人化”時代來臨?
把時針撥回到2016年10月,京東展示智慧物流實驗室時,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在采訪中曾表示,未來機器人將成為倉儲主角。同時,京東實驗室的無人倉已經搭建完成。
肖軍向媒體透露,首先,京東無人倉所應用的機器人,能夠在實際的場景中測試,在這過程中實現快速地迭代。第二,京東解決了機器人帶有思維的問題,因為京東有一個海量的樣本,無人倉里有將近幾千萬的SKU。同時,打包臺上也掛有攝像頭,通過機器學習的方式來對商品不斷的學習。
當時有媒體報道,稱京東與亞馬遜在無人倉儲這方面較起勁來。肖軍在接受媒體采訪中表示,京東無人倉的技術優勢在于采用大量智能物流機器人進行協同與配合,通過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圖像智能識別、大數據應用等諸多先進技術,對傳統工業機器人賦予了智慧,讓它們具備自主的判斷和行為,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商品類型與形態,完成各種復雜的任務。
雷鋒網獲悉,在京東無人倉內,SHUTTLE貨架穿梭車能夠實現6M/S的高速行走,并具有每小時1600箱的吞吐量。智能搬運機器人AGV自動導引載貨達300公斤以上。DELTA型分揀機器人采用3D視覺系統,能夠實現動態揀選、自動更換撿拾器,以及155PPM的作業節拍。六軸機器人6—AXIS作業半徑2米56,165KG大載荷量和0.05MM作業精度。無人叉車則實現舉重6-7米的高度。從一些技術參數看,這些設備目前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目前京東無人倉在控制算法、工業設計、機械結構、電氣設計、應用場景等方面累計專利申請已超過100件。
據雷鋒網了解,亞馬遜自從2014年便開始在其智能物流體系中使用Kiva機器人,這是亞馬遜在2012年花費7.75億美元收購的一家創業公司Kiva Systems所創造的。十幾臺Kiva機器人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在機器人周圍會出現偶然出現一兩員工進行其對機器人的監控等操作。這些Kiva機器人能夠舉起重達750磅(約340公斤)的貨物,在倉庫內移動時不僅可以根據指令選擇最優路線,而且能夠自動避讓障礙物或同伴,靈巧地轉彎。它的工作形式是進入貨架底層、承受高達340公斤的重量,其效率比人工操作更高。
今年9月初,亞馬遜宣布在紐約的首個訂單履行中心將坐落于史坦頓島,預計創造2250個全新工作崗位,而且將全面啟用“機器人員工”幫助提高訂單處理效率,公司稱這些全職員工“將有機會與先進的機器人協同工作”。
除了亞馬遜之外,國內的菜鳥網絡曾投資了智能倉儲設備公司—快倉,并應用行動機器人、可移動貨架、補貨、揀貨工作站等系統,以人工智能算法進行訂單智能配送。2017年8月份在廣東惠陽建立了中國最大的智能倉庫,實現“一個機器人抵三個揀貨員”的分揀效率。雷鋒網獲悉,菜鳥的智能倉庫目前還無法實現100%無人操作,仍需要人工與機器配合操作。
從公開宣傳的信息來看,京東是最先達到100%無人倉化。關于目前的進展,京東方面向雷鋒網表示暫時還不方便透露。不過京東CEO劉強東此前曾透露,在明年雙十一前,這個倉庫操作場地中將由人工智能結合機器人技術運作,從而實現無員工狀態。看來,今年的雙十一京東的無人倉暫時還無法幫忙解決物流效率。
京東全流程智能無人倉的亮相,在行業內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評論,有業內人士向雷鋒網表示,全流程的智能無人倉的建立,或許會帶來另一個需要我們關注和思考的問題——就業問題。
倉儲機器人的技術發展也是行業人士關注的焦點之一。據有關調研數據顯示,全球物流機器人市場將從2014年的160億美金增長至2020年的313億美金,市場空間巨大。倉儲機器人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潛力相當可觀。因此,倉儲機器人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實際運行的優化,成為未來關注的重中之重。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
2025-04-03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