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10日報道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9月13日轉發美聯社的一篇題為《無人駕駛船只即將問世》的文章。
無人駕駛汽車可能尚需多年才能上路,但是自動航行船只可能即將問世。
一定程度上受汽車行業競相建造無人駕駛汽車的帶動,船舶創新者正在為阿姆斯特丹運河建造自動駕駛渡輪、可自動行駛穿過挪威峽灣的貨船以及搭載集裝箱、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遙控貨船。首批這類自動船只可在三年內投入運營。
今夏,一艘試驗性作業船在波士頓港不斷地避開所有船只和油輪,作業船裝有傳感器和自動航行軟件,鋁制船身上刻著“無人駕駛船”的字樣。
波士頓創業公司海洋機械機器人公司船舶技師杰夫·加夫雷斯說:“我們已經完全自動了。”他坐在船舵邊,船駛過港口航道。
計算機科學家穆罕默德·薩阿德·伊本·西迪克說:“收到。”他在附近的碼頭用一臺便攜式電腦協助船只導航。
試驗作業船仍需人工監督。但是,部分世界船舶公司巨頭已致力于設計無需船長或水手的船只,至少是不需要他們上船操作。
海洋機械機器人公司首席執行官邁克爾·約翰遜說:“海洋是個寬廣的天地。”
該公司是在東波士頓造船廠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東波士頓造船廠曾經專門建造強大的木帆船。公司希望激發出新的商業航海創新時代,超越無人駕駛汽車和卡車的發展。
約翰遜本周說,這家創業公司與一家未披露名稱的公司簽署了協議,“在一艘貨船上安裝世界首套自動駕駛系統”。貨船將通過陸地遙控穿越北大西洋。他還計劃向清理漏油業務及其他海上疑難業務的公司出售這項技術,意在幫助船員,而不是取代他們。
約翰遜是一名船舶工程師,以前曾在工作中到過意大利沿海,協助營救大型游輪“歌詩達協和”號沉船。約翰遜說2012年的那次致命翻船及其他海運災難令他認識到“我們過于依賴老舊技術了”。
他說:“人們累了,分心了。”
幾十年來,軍隊一直在研制無人駕駛艦艇。但是,大量商業試驗正在斯堪的納維亞歷史悠久的海港進行。今年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在哥本哈根演示了一款遙控拖船。目前已在挪威的特隆赫姆峽灣和芬蘭的西部沿海設立了政府批準的測試區。
在挪威,化肥公司雅苒國際公司正在與工程公司康士伯控制系統公司就使用電動船替代大拖車的項目進行合作,計劃把三個附近的港口連接起來。引航船將于明年下水,2019年轉為遙控,2020年完全自動化。
康士伯控制系統公司首席執行官蓋爾·哈奧伊說:“它可以把大量卡車從這些小社區的公路上去除。”
今年6月一艘貨輪與美國海軍驅逐艦發生致命碰撞的日本郵輪公司計劃2019年測試第一艘遙控船只,這是日本計劃在2025年之前啟用數百艘自動貨輪的長遠規劃內容。中國一家聯合公司也制定了目標,要在2021年實現第一艘自動航行貨船下水。
自動駕駛汽車與自動駕駛船只的關鍵原理是相似的。二者均利用一系列傳感器對周圍環境進行掃描,然后將信息傳輸給一套人工智能系統,再向船只發出行駛指令。
但是,與荷蘭幾所大學合作、明年在阿姆斯特丹試水無人駕駛船只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卡洛·拉蒂說,船只導航比汽車導航可能更為容易。比如,城市的河渠沒有行人或騎行者堵塞道路,航船要遵守嚴格的限速規定。
拉蒂的項目還負責探索小型船只以“蜂群”方式互相協調的辦法。比如,它們可以先采取客船艦隊或送貨船隊的形式,然后隨需應變,轉變為浮橋,容納大量行人通行。
由于很多船只已經配備了電子控制系統,拉蒂說:“僅僅增加一小套傳感器和人工智能系統就能輕松把它們變成自動航行船只”。
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設計效率更高的商船,因為它們無需為海員提供食宿空間。但是,不久的將來,這些船只大多仍然只是部分自動化。
在遙控操作中心舒適地指揮航行的船長可以同時監控幾只船,坐在一間擁有360度虛擬現實視圖的房間里。當船只駛入公海時,它們可能就不需要人工決策了。這只是航海任務逐步自動化的最新進展。
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負責船舶業務創新的副總裁奧斯卡·利萬德說:“如果時光倒回150年,貨船上有200多名工作人員。現在只需10至20名。”
未來仍然存在一些重大挑戰。無人駕駛船只可能更易受海盜襲擊,或者甚至是黑客通過遙控船只控制系統進行盜竊。一些自動駕駛船只可能比其他船只更早贏得公眾信任。滿載香蕉的無人駕駛貨輪也許不像固定往來于大城市或野生保護區附近的油輪更令人擔憂。
已經實行了幾十年的國際海洋安全條約也規定:“所有船只都應配備充分有效的人員”。但是,管理海運事務的國際海事組織已對自動行駛船只的安全、保障和環境影響開始了為期2年的評估工作。(編譯/鄭國儀)
圖為無人駕駛貨船設想圖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