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投資建設的單體最大公共停車場——五棵松地下停車場開通試運營,停車場總車位2679個,每小時收費6元,前期開放一半,其余車位根據車流情況陸續開放。除了解決市民出行的停車困擾之外,還有一項新科技吸引了人們的關注——AGV泊車機器人。
AGV泊車機器人系統,只要把車開進一個特殊的獨立車庫,將車輛平穩地開到中間車架上后,司機按提示鎖車離開,隨后會有帶著輪子的智能傳送托盤將車架整體搬運至后方車庫,機器人系統可以完成路徑導航、定位停放,誤差在兩毫米內。
機器人系統技術人員介紹,該系統可以節約人力成本,同時實現高密度停車節省空間。在封閉的智能停車區,搭載車輛的車架之間,最小距離僅有兩三個手指寬,這里能容納66輛車停放,比傳統方式多停了20多輛。
而這個高新技術的停車場,同樣引起新加坡媒體的關注。據了解,新建成的五棵松停車場在2679個車位中,有68個車位在一個被隔開的無人區間里,專供機器人停車使用,為確保路人不干擾機器人的運作,無人區間平時不對外開放。
當車輛準備就緒后,接著,一個扁平帶輪、貌似滑板車的長方形機器人會從無人區間進入車庫,來到托著汽車的平臺下方,根據預先編寫的程序規劃路線圖,連車帶平臺運到最近的車位。整個過程完全自動化,無需工作人員操控。
報道稱,泊車機器人好似老百姓家里的掃地機器人,靠電池發動,需要充電時會自己“走”到無人區間的一角充電,“吃飽”后回到崗位繼續搬運。機器人兩個斜對角處裝有感應器,可感應四周的障礙物。機器人也可根據與前方物體的距離自動調節時速,一般直行時速約為20公里。
車主取車時,在車庫外的觸屏輸入車牌號碼,約兩分鐘后,機器人便會把車運到車庫,還會貼心地確保車頭向外,方便車主直接開走。新加坡媒體還在現場試用了泊車機器人。
如果自行停車的車主找不到車了怎么辦?智能反向尋車功能則解決了車主后顧之憂。只要在觸摸屏上輸入車牌號,系統不僅會顯示車位號,還可以提供從當前位置到達停放位置的路線圖。
屏幕也會顯示需繳付的停車費,車主可通過屏幕以支付寶、微信、銀聯等多種方式無現金支付,緩解因為到了出口才付費而車子扎堆的情況。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