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日本制造業在高級工業機器人應用方面聞名遐邇,但大部分面向日本國內的服務業公司受制于經濟發展的放緩、勞務規定的限制和國內市場的萎縮,在信息技術投資方面大為落后于國際水平。
不過隨著勞動力供應下滑,日本國民老齡化日益嚴重,療養和零售行業的商家發現,想要吸引和留住員工越來越困難。這迫使服務業公司尋求自動化技術方面的投資與革新,以提高生產力并達到薪資的結構性提升。
As Partners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計劃花費3億日元(約合270萬美元),在其旗下位于東京地區的15家療養院安裝新式自動化科技“EGAO link”,已便利居民的日常生活,幫助工作人員開展工作。
看護員能夠通過智能手機和終端實時監控數十位居民的健康狀況,就連老人從床上坐起之類的“小動作”都可以通過推送知曉。
As Partners總裁Kenji Uemura稱,“接下來三年中我們將在所有療養院普及安裝這套設備,勞動市場上的崗位換手率預計將會走低,屆時我們也不會為尋找雇員而發愁。”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年來一直在試圖尋找提高薪資水平、重振日本經濟增長的辦法,而服務業公司在IT領域的投資,很可能給他送上一份求之不得的大禮。
瑞銀日本首席經濟學家James Malcolm稱,日本的非制造業企業在軟件方面的資本投入正在“急劇增加”,在勞動力嚴重短缺的行業當中尤其明顯,進而為更廣闊市場上的資本支出提供了“期待已久的助力”。
隨著資本支出的增加,生產力將提高,薪資隨之上漲,消費也會跟上。[企業在自動化上的投入]是形成良性循環的關鍵。
目前日本市場形勢也是近年來最為有利的。隨著出口和國內市場需求的改善,今年二季度日本商業投資額增長2.4%,創三年來新高;整整6個季度的持續擴張使得商業投資的年化增長率達到4%。
這一上揚勢頭被很多分析師視作即將到來的消費增長的前奏。美銀美林預計,在接下來幾年中日本的IT投資將以每年9%的速度迅猛增長。
根據日本央行的季度短觀調查報告,日本非制造業領域本財年(截止2018年3月)計劃在軟件投資上投入2.4萬億日元,達到2009年以來新高。零售商則計劃投入1.454萬億日元,創1999年以來的歷史紀錄。
便利連鎖店巨頭羅森、全家和7-11也正與日本產經省通力合作提高生產力。日本產經省希望在 3 年內,也就是 2020 年東京奧運會前將“電子標簽”在日本零售業投入使用。
和傳統掃描器需要一件一件地“掃過”條形碼的做法相比,RFID(無線射頻識別)識別器即使看不到電子標簽也可以讀取信息,也就是說將購物籃放在掃描界面,可以瞬間同步完成所有的商品累積金額計算。除此以外,條形碼如果被弄臟或損壞就無法讀取,電子標簽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到2025年,日本產經生希望日本全國的零售商品都可以使用電子標簽,而日本國內每年大約有1億件零售商品在市面上流通。
對于售貨員、雜務工等等低技術含量的職業,日本正在慢慢開始挖掘海外勞動力市場。去年日本的海外勞務人員數量比去年上升了19%,首次超過一百萬人。但這當中絕大多數都是臨時工,鑒于公眾的反對日本政府已經排除了全面放開移民的可能性。
這使得日本別無選擇,只能在機器人,軟件和自動化領域加大投資,以維持其極高的國民生活水平。高盛經濟學家最近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資本支出是日本國民生產率增長中最重要的因素。高盛表示,隨著勞動力短缺的加劇,如果資本投入沒有上漲,那么到21世紀30年代,日本經濟很可能進入“持續零增長”期。
美銀美林日本首席經濟學家Izumi Devalier稱,勞動力短缺可能會成為機遇,迫使日本服務業公司開始在上述領域加大投資,進而刺激經濟復蘇。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
2025-03-24 11:41
2025-03-20 13:44
2025-03-17 12:35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
2025-03-07 14:59
2025-03-05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