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被稱作"仿形工(Profiler)""分揀員(Sorter)"和"管家(Butler)"。
一輛大卡車停靠在班加羅爾的DTDC倉庫里,其中的包裹正在被卸載到不停轉動的運送帶上。掃描儀自動讀取包裹上的條形碼,將它們按照類型、重量和目的地進行分類,然后由金屬手臂將包裹從運送帶上掃進大儲藏箱。
不久前,在印度電商的倉庫中,一切工作都是人力來完成的。
DTDC是印度最大的快遞運營商之一,每年擁有過億的投遞量,然而就在不久前,它的這一切工作都是由人力來完成的。每年,它都需要為由人力勞動造成的標簽、路線錯誤而付出高昂的成本。
不過,現在DTDC的倉庫里充滿了處理這些工作的機器人。它們被稱作“仿形工(Profiler)”“分揀員(Sorter)”和“管家(Butler)”,前者是稱重系統;第二個是基于包裹分析和路徑的高速分揀機械系統;第三個則負責存儲和檢索,它們每秒移動超過一米的距離,大約每小時移動4.3公里,并可以抬起500公斤貨物。它們看起來似乎并不那么敏捷,但已經遠遠超過了倉庫工人每天步行14公里的距離。
人類只需通過集中驅動系統來對它們進行控制,即可實時適應不斷變化的庫存和訂單、處理源源不斷的變化數據。
效率被提升了十倍,而且準確率非常高。
·開啟智能之旅·
這些機器人來自古爾岡的印度本土新興工業機器人公司GreyOrange。在古爾岡混亂擁堵的交通洪流中,這家公司安置在一棟嶄新的辦公大樓里,正在試圖尋求秩序和效率。
他們最主要的產品,是運用物聯網傳感器和軟件測試氣動臂技術,以及定義分揀邏輯的機器人,用來對包裹進行分類、儲存、檢索等處理。
GreyOrange成立于2009年,灰色指代灰色的頭發,代表智慧;橙色則意味著創意和樂趣。兩位創始人Samay Kohli和Akash Gupta大學期間就擁有創造類人型機器人的成功經驗,也曾為美國和韓國的一些公司開啟自動化項目,但在GreyOrange創立之初,他們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產品。
GreyOrange聯合創始人Samay Kohli 和Akash Gupta 坐在“管家”身上。
Gputa這樣回憶那段時間:“我們意識到需要處理的技術太多了,以至于我們無法在其中任何一個領域建立核心力量。這引發我和Samay決定針對某一個行業打造產品。”
為了選擇一個合適的行業,他們定下了三個標準:必須是具有巨大的空間;必須是全球性的;對這個行業來說,硬件和軟件產品都必須是有意義的。
倉儲物流便符合這三個標準。而已經嘗到自動化倉儲甜頭的亞馬遜,從來不打算向其他電商透露關于Kiva的技術細節,這也為GreyOrange帶來了更大的市場空間。
·技術創新,軟件硬件相結合·
這個團隊要面對的第一個困難是當時的印度幾乎不存在電子硬件生態系統,自然更是沒有機器人生態系統。
于是GreyOrange花了近一年的時間來建立自己的原型機實驗室,直到現在,他們也沒有停止開發自己的原型制造設施和研發設施。
GreyOrange的軟件工程
另一個問題是,外界認為GreyOrange可能侵犯了亞馬遜Kiva機器人的知識產權。
對Gupta說道:“我們在創建之初的2010年就有一個非常不同于Kiva的基礎技術。服務器處理能力的突飛猛進,在服務器和代理之間可以通過 WiFi聯通,這是倉庫自動化、控制一大群機器人的新思路。在過去,人們必須破解幾個配電系統來完成這個架構,但是現在,我們整個系統是完全集中驅動的。”
這種分布式系統大大提高了數據庫的使用效率,也使得機器人的中央“大腦”使它們與遙控車區別開來。
工人操作PPTL 系統。
此外,GreyOrange的專有技術Pick-Put-to-Light (PPTL)系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在倉儲流程中出現的錯誤,并加快流線性運作。它的模塊化結構使其可以適應各種規模的工作,而不需要去安裝一個前兩年里不會被充分利用的龐大系統。
而眼下電商倉庫的動態庫存供應鏈越來越靈活,庫存單位也會靈活變動,交貨時間也會隨之改變。GreyOrange的“管家”機器人正好能夠針對這些變動進行實時處理的能力,為電商倉庫們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因此,盡管GreyOrange常常被外界當做一個硬件公司,但Gupta堅持認為,操作軟件是該公司產品價值定位的關鍵。
·部署海外,展望中國市場·
2014年,GreyOrange從老虎環球資本、BlumeVentures那里獲得了A輪融資,之后便開始著手拓展海外業務;2015年,它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來自老虎環球資本、Blume Ventures。
GreyOrange的第一個大客戶是印度電子商務巨頭Flipkart,但實際上,當前他們只有30%的業務來自印度本土。這家公司的目標實際上是整個國際市場,目前為止,他們并已經與多家海外企業達成合作,甚至有消息稱,本已經擁有Kiva的印度亞馬遜也已經寫在了他們的客戶名單之上。
工作中的“管家”。
工作中的“分揀員”。
正在掃描貨物的掃描器。
這家公司的下一步計劃是占領新市場,其中就包括擁有巨大的電商和物流空間的中國市場。在中國,它的競爭對手是為阿里巴巴提供倉儲機器人隊伍的科技公司Geek++,而中國另一個電商巨頭京東也已經擁有完整的倉儲機器人系統,且龐大的中國電商市場也為倉儲機器人提供了啟動資金。
即便如此,Gupta還是相信,GreyOrange的優勢在于,擁有能集中控制整個自動化系統數百個機器人的管理軟件,因此,“管家”是有機會踏進中國倉庫門檻的。另一個樂觀的原因是,中國的大規模制造業景觀為許多不同的公司提供了發展余地,尤其是現在,工人薪酬上漲將推動自動化的進步。
“即使只有中國市場的10%,也是巨大的。”Gupta說道。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
2025-03-24 11:41
2025-03-20 13:44
2025-03-17 12:35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
2025-03-07 14:59
2025-03-05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