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Hand Robotics公司的機械工程師在調整揀貨機械臂
7月25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機器人開發商接近于打造出可從貨架揀取產品并將其放進箱子的機器人,這一突破將會變革電商領域最勞動密集型的一個作業流程:揀貨。
機器人開發商表示,它們接近完成一項突破——讓機器拿起一個玩具,然后將它放到箱子里。
即便對于小孩而言這也是一項十分簡單的任務,但對于零售商來說,它一直以來都是自動化電商最勞動密集型的作業流程之一的一大障礙。該作業流程就是:將商品從貨架揀取出來,然后裝箱出貨。
近期,數家公司已經開始在各自的配送中心測試使用機器人“揀貨員”,其中包括薩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貨店所有者哈德遜灣公司(Hudson’s Bay)和中國電商巨頭京東。部分機器人公司表示,它們的機器揀取設備、玩具和消費品的速度比人工快50%。
零售商和物流公司正在寄望通過新的技術進展來跟上網購市場的爆發式增長,以及迎合消費者的快速配送要求。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去年美國電商營收達到3900億美元,幾乎達到2011年的兩倍之多。網購市場在中國、印度以及其它的發展中國家甚至有更加快速的增長。
這促使全球各地的電商公司大舉招攬人手去處理激增的訂單。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過去5年美國倉庫增加了26.2萬個工作崗位,該行業的從業人員接近95萬。勞動力短缺正變得越來越常見,尤其是在假日購物旺季,人工成本也在不斷攀升。
揀貨是大多數電商配送中心最大的人工成本支出項目,同時也是自動化程度最低的作業流程。咨詢公司MWPVL International總裁馬克·伍爾夫拉特(Marc Wulfraat)指出,將揀貨員換成機器人,可將處理在線訂單的人工成本削減五分之一。
“當你討論的是數以百萬計的訂單量的時候,那些省下來的人工成本會非常驚人。”他說,“誰能夠先實現自動化,誰就能夠獲得巨大的競爭優勢。”
以往,機器人必須要進行識別和抓取每件商品的訓練。但在儲存了數目龐大且不斷變化的產品的配送中心里,這種訓練是不切實際的。
Kuka、Dematic、Honeywell International旗下子公司Intelligrated等自動化技術公司以及RightHand Robotics、IAM Robotics等初創公司都在涉足自動化揀貨。
數據庫是關鍵
RightHand Robotics的兩位聯合創始人雷夫·杰托夫特(左)和亞羅·藤澤爾(右)
在RightHand Robotics位于馬薩諸塞州薩默維爾市的測試基地,機械手臂晝夜不停地從裝有嬰兒濕巾、花生醬等產品的包裹的箱柜里揀取貨品。該初創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亞羅·藤澤爾(Yaro Tenzer)表示,數據集越大,那些機器人揀貨就越快越不會出錯。
Hudson’s Bay正在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士嘉堡的配送中心測試RightHand Robotics的機器人。
“這玩意能夠日以繼夜地運作。”該零售商的供應鏈與數字運營高級副總裁埃里克·考德威爾(Erik Caldwell)5月在一個大會上稱,“它們不會生病,它們也不會吸煙。”
京東在開發自有的揀貨機器人,它于4月在上海的一個配送中心開始展開測試。該公司在硅谷的機器人研究中心主管Hui Cheng說,公司希望到明年年底能夠在上海開設一個全自動運轉的倉庫。
Kuka旗下子公司Swisslog致力于出售揀貨機器人,那些機器人能夠整合到該公司其它的倉儲自動化系統,也可以單獨購買。Swisslog零售與電商副總裁舒爾茨(A.K. Schultz)透露,今年早些時候,公司在美國賣出了第一件產品,購買方是一家大型零售商。他拒絕透露該零售商的身份。
此前的倉庫自動化浪潮沒有引發大范圍的裁員,部分因為網購訂單量一直在迅猛增長。據機器人專家稱,自動化揀貨距離商用至少還有一年時間。主要的挑戰在于,打造大型的3D渲染物品數據庫,讓機器人能夠用來判斷緊握新物品的最佳方式。
有的公司希望通過將研究公開化來加速機器人的開發。例如,亞馬遜將于本月晚些時候在日本的一個機器人大會上舉辦第三屆年度自動化揀貨比賽。這將會是參賽者第一次不能提前知道機器人到時需要揀取哪些貨品。
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個團隊在模擬數百萬次揀取1萬件物品的嘗試。據領導該項目的教授肯·戈德伯格(Ken Goldberg)稱,該項目由亞馬遜、西門子等公司資助,旨在打造可用于任何自動化系統的開源數據庫。
“經過揀取1萬件物品的試驗后,我很驚訝系統會有那么好的表現。”他說道,“我想要給它展示10萬件物品的揀取實例,看看在那之后它會有怎樣的表現。”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