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感嘆,如果12年我們成立一家AGV公司,只要熬過頭兩年,應該現在也會有一家估值過億的AGV公司了。可是今天(2017下半年),風口已過(如果把現在的AGV比作五國十代,那么隨便一支隊伍就能成熟一個小諸侯國的時代已過),刺刀都拼了幾年,血流成河(現在很難找到一家盈利的AGV公司)。
AGV之家的特稿行業知名人士,該知名人士提出了他的真知灼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短短數語中體現的觀點。
各AGV公司前世姻緣
從第一臺AGV誕生之日起,這個圈子即不乏參與者,走過近70載春秋,AGV圈并未像白家電一樣百花爭艷,反而越發四面楚歌??此茀⑴c者多了,實則有實力者還是那么幾位。
47年成立的Egemin公司依然還是行業翹楚, Rocla公司收購了原SWISSLOG的AGV部門,后也拆分出了Atab,系統層面Danaher Motion收購NDC后對AGV的控制技術起到了較大作用,而目前AGV系統依然也以NDC為主流。
反觀國內,新松、昆船、剛玉前后均借鑒了國外技術,而目前活的也不是很如意。至于一些AGC廠家也都是細胞分裂似的前赴后繼,但也無法擺脫盈利能力不強,價格戰頻發的局面。
整體而言,AGV圈基本都是撞臉,大家看看展會就有體會“哦,張總,您出來創業了?這是您的公司?”而技術層面除了系統軟件略有一些升級外,并未出現顛覆性的創新。
目前市場態勢
現階段AGV市場應用方面逐步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狀態,華南主流基本以低價AGC為主,謀的就是新生客戶干癟的錢包,華東主流雖然有的背靠一些不差錢的集團,但也無法防御南邊的入侵,如此,甭管是老用戶還是新生小白,低價在所難免,同時昂著高傲頭顱的外資也免不了在部分高端用戶被低價侵占的情況。
而市場另一端,對于那些大型跨國公司,出于項目穩定性和充足的預算考慮,國內的AGV廠家的低價也無法叩開堅固的大門。
那么問題來了,低端打得火熱,高端市場有限,格局會怎么發展呢?本文斗膽猜測:低端AGV廠家包括一些純倒手的AGC廠家在失去了灰色供血機制后會逐一的倒掉,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高端市場由于受制于目前的經濟大環境,部分價高的外資會逐步撤離中國,也許未來3-5年即可出現。
除此以外,也有一波清流在逐漸涌入,比方類KIVA的公司,Fetch & Freight、logimover等,但可以預見,這類新入者也會在不久的未來打得火熱,比方目前的快倉和極智嘉。
出謀劃策
如此場景,擺在各位BOSS眼前的要么是規模低價做出業績被收購然后卷錢走人,要么油盡燈枯哀鴻遍野。對于有點實力的AGV廠家要么以技術發展為要務走出華為逆襲蘋果的路子,要么橫向發展做總集成,比如AGV結合立體庫及各類信息系統,在廠內物流自動化的鏈條上靠近客戶。畢竟在供應鏈上,誰離客戶越近誰就越有價值和話語權,試想下,是提供“運、存、取”的整個廠內物流解決方案供應者有價值還是單獨做個搬運工有價值呢?這是本文可預見的第一發展階段。
邁入第二階段后,對于不斷消亡的AGV公司,AGV事業部門可能要做的就是一手大力發展規模經濟鋪量養人,一手針對客戶定制化的需求積極滿足賺取利潤。而這個階段基本屬于水滿則溢的狀態,任何倒手者和新加入者都將無生存。
但也許會有變通的手法,比如把水變成冰,創新或革新AGV,做真正某個細分領域的搬運系統,所以本文覺得類KIVA等形式的變形性AGV于今日來得太早,好比貼身肉搏,刀可能比槍會更有用。目前的創新并無太大用處,也許在第一階段末第二階段初才是創新的良機。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