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咨詢預測,消費借貸未來將維持 20% 以上的快速增長,2019 年將達到 41.1 萬億,是 2010 年的 5 倍以上。從消結構上來看,2016 年我國居民消費借貸 78% 集中于住房貸款和汽車貸款,日常消費借款占比仍較低,個人消費分期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技與金融正在深度融合。以消費金融為首的建立在場景消費基礎上的金融模式,正在快速滲透至人們的日常生活。目前,國內已有很多大型實體零售企業試水消費金融服務,如海爾、蘇寧。
我們以海爾消費金融為例。海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由海爾集團、海爾財務、紅星美凱龍、綠城電商等企業于2014年共同發起成立,簡稱海爾消費金融。其主營業務是借助海爾大家電渠道及經銷商門店提供消費貸款服務。
場景化,消費金融的必爭之地
剛剛過去的618購物節,不僅是消費者的剁手大典,更是打出“免息”旗號的京東白條、螞蟻花唄、海爾消費金融等消費金融平臺的一次狂歡。
在消費金融領域,消費需求刺激服務升級。
為什么消費場景如此重要?消費場景能起到哪些作用?
1消費行為需要在一定條件的環境下才能更好實現。
2消費場景是商家和消費者的連接樞紐。
3消費場景+服務更易于被消費者接受,從而刺激消費。
在消費金融鏈條中,場景是離用戶最近、也是用戶體驗最直接的一個環節。
從上市公司的布局情況看,不管是收購兼并消費金融類企業,還是自己組建團隊發展消費金融業務,都離不開對消費場景價值的深挖。例如梅泰諾借助銀聯的數據信息提供服務,美克家居利用自身的家具消費場景,增資互聯網金融平臺小窩金服;康耐特收購旗計智能,看中的是旗計智能已簽約興業消費金融精準營銷合作項目、平安易貸精準營銷合作項目。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消費金融服務正在逐步從金融產品延伸到家裝、家居、教育、醫美、旅行、3C、租房等細分消費領域。
大數據風控將成為消費金融重點
不斷豐富金融大數據,進行大數據的激活和增值,實現數據沉淀,是消費金融企業的一個長期目標。
以房地產渠道為例,通過房地產渠道布局“社區金融”可以為下游家裝渠道精準引流,家裝又為家居、家電提供精準客戶,家居、家電大數據能夠激活旅游、醫美、通訊潛在消費,而旅游消費又能反哺地產、家裝等產業,圍繞立家、美家、樂家逐步打破行業與行業之間的隔熱墻,形成一個包含全景大數據的生態圈。
大數據模型的建立能夠精準識別目標客戶,快速識別客戶信用風險,建立適合自身平臺的征信系統,發現顧客、分析需求,創新產品,對客戶進行分級管理,建立全網精準營銷與口碑營銷。
產業與金融相結合,不僅可以透過合作商戶來確定客戶的真實性、貸款的使用途徑,還將與戰略合作伙伴一起進行數據清洗、挖掘,從而實現大數據精準授信,在降低風險的同時,為有切實需求的消費者提供最精準的消費金融服務。
傳統貸前資信評估過于依靠人為控制的、定性化的直接管理因素,不能準確迅速識別客戶信用風險,相比于傳統金融風控模式,互聯網消費金融的風控系統是以技術為支撐,基于大數據,將傳統金融對人力的依賴解放出來,升級為依賴系統和數據自動決策的工具,在線、實時、自動、互動的模式。
大數據風控相對于傳統風控來說,其核心是側重在利用更多維的數據,更多互聯網的足跡。比如海爾1.5億實名用戶的大數據,中國電信、紅星美凱龍等合作企業用戶的大數據,這些多維數據結合在一起,形成海爾金融自身風控數據庫。
新零售之下,消費金融的升級創新
于國家而言,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是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的必要手段。剛剛開幕的達沃斯上,李克強總理也提到,中國經濟結構有重大轉變,內需已經成為響當當的頂梁柱。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新型產業的發展,銀行、證券等傳統金融產品,已經無法完全滿足新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習慣,互聯網消費金融應用而生。
其實,像海爾、蘇寧這樣的產業+金融的發展模式,目的并不全是在金融外延的利潤上,更多的是通過金融帶動主營業務的發展。事實證明,互聯網+金融極大地推動了產業發展,促使金融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催生出新的金融服務生態系統,推動金融朝著互聯化、數字化、移動化、智能化發展。
場景是消費金融的主要競爭力,因此場景要貼近消費者,追隨大眾消費習慣,從消費形式、消費金額、消費頻率、消費人群等進行探索升級,提供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另一方面,創新風控模式,充分利用技術手段,進行用戶和數據積淀,提高風控安全性和可行性。消費金融只有不斷探索智能化征信,依托大數據,融合科技金融細化消費場景,才能更好提高消費安全性、便捷性,促進消費升級,完善產品體驗。
如何通過互聯網+消費金融,實現基于大數據的高頻、高效的消費金融運作,以碎片化收益聚沙成塔成就消費資本,真正造就消費創富神話是所有消費金融企業需要思考和創新的。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