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作為自動化物流裝備水平最高的產品,它的應用領域范圍很廣泛。國內AGV市場這兩年有了較快速的發展,導航算法、傳感器、調度系統這些差距都在逐漸縮小,而穩定性這方面經過產品不斷迭代、技術不斷也有所進步。下面深圳市AGV廠家米克力美來分享AGV的關鍵技術跟突破點有哪些?
在AGV的技術中需要了解如下三個問題:“我在哪”也就是定位問題,然后是“我要去哪”這是調度問題,接著是“怎么去”這個是導航問題。
我在哪——定位問題
AGV小車的定位與導航往往是相輔相成一起解決的,對于室內定位及導航來說,傳統的定位方式主要是磁條,磁帶,磁釘之類,這些方式的優點和局限性都很明顯:優點是運動路徑可控,安全性更高,缺點是路徑局限性比較大。這應該是工業界用的最多的方案了。
稍微靈活一點的AGV小車定位方案有激光反光板,二維碼,這2種方案會利用人工預設的一些特征來定位,猶如海洋中的燈塔,當AGV、移動機器人看到了燈塔就知道自己在哪了。比較典型的用二維碼的例子是Amazon的Kiva。
再靈活一點的就是SLAM了,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的是激光SLAM,有歐姆龍的Adept在背書,還是比較靠譜。再比如視覺SLAM,未來應該會更好的解決定位和地圖構建的問題。通過預先對環境構建地圖,再通過當前傳感器得到的環境特征與之匹配從而得到當前位置,省略了人工設置路標,和去尋找路標的工序,普適性更高。對于SLAM算法這塊,其實應用已經比較廣泛了,很多服務機器人都是用的SLAM算法來導航,現在國內和國外已經都有符合AGV使用精度的SLAM導航產品了。米克力美的激光AGV小車用的就是激光SLAM技術。
還有一種思路就是類似于GPS方式的定位,比如WIFI,iBeacons和UWB,這種方式定位精度可能不會太高,但是對于環境要求低,定位算法也相對簡單,如果有成熟的定位解決方案,應該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推廣。
至于慣導和里程計,更多的是用來做輔助定位用,與前面的幾種導航方式融合。而室外定位的方式比較常用的還是磁釘,比如港口和碼頭上轉運的AGV,前一段時間比較火的青島港應該用的就是磁釘。另外一種不用施工的就是差分GPS,利用一個標準的GPS位置基準臺去修正AGV的位置,定位精度和延時可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要去哪——調度問題
很多傳統的AGV廠商由于軟件和算法的弱勢,對于調度可能都是敬而遠之的。調度系統需要處理每一臺AGV的任務調度,路徑規劃(對的,可能是在調度系統里處理),交通管理,報警信息管理等等,一旦AGV的數量增多,路徑復雜度增加,調度系統的通訊延時和處理速度都會遭到挑戰。其中米克力美自己的AGV調度系統高效、有序地完成技術太AGV的同時工作,已經得到行業的充分認可。
怎么去——導航問題
從最初開始的磁條導航,到現在的激光導航,GPS輔助導航,慣性導航一直發展,各種導航技術都還有優缺點,目前各種導航設備及傳感器都需要分開安裝,單獨進行數據處理和調試,沒有一個完美的整合的解決方案。
2025-04-14 15:01
2025-04-14 15:00
2025-04-14 14:59
2025-04-14 14:56
2025-04-14 14:54
2025-04-14 14:54
2025-04-14 14:53
2025-04-14 14:52
2025-04-14 14:51
2025-04-14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