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第一輛AGV誕生,這輛由牽引式拖拉機改造而成的AGV帶著一個車兜,在一間雜貨倉庫中沿著布置在空中的導線運輸貨物,這也是世界倉儲自動化的開端。五十年后,倉儲機器人又迎來了一個新的轉折點,2003年,Kiva Systems成立,并因在近十年后被亞馬遜收購后轟動世界,成為了倉儲機器人的標桿,Kiva成名之后,高速發展的電商行業和倉儲物流行業看到了倉儲機器人對于行業的潛力,需求量直線上升,也促成了國內外倉儲機器人企業雨后春筍般涌現。但從目前看來,國內倉儲機器人行業還處于襁褓狀態,有代表性的公司寥寥無幾,北京極智嘉科技(Geek++)就是其中之一。
Geek+也是今年「新智造成長榜」的報名企業之一,本文即為雷鋒網新智造對該公司的報道。
創業
北京的地名都頗具特色,“來廣營路316號”是Geek+創始人鄭勇告知雷鋒網新智造公司位置時的描述,以至于在查詢“廣營路”數次無果的情況下,才知“來”不是一個動詞。
來廣營路上多是鋼結構的開闊建筑,很多汽車店都選址在這,鄭勇說,之所以在這辦公,是因為機器要在這進行測試,需要開闊空間,沒辦法全搬到寫字樓去,所以把供應鏈、機器人研發等部門放在了這里,而從事系統開發的同事則在旁邊的寫字樓工作。
2015年2月,極智嘉科技成立,創始人鄭勇早年曾就職于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在那時就對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在工業中的應用有了接觸和了解,在成立Geek+之前還做過投資相關,鄭勇告訴雷鋒網新智造,雖然公司在15年2月才成立,但實際上他和他的幾個聯合創始人在2014年就開始從事倉儲機器人方面的研發了。
當時也是看準了這個方向,覺得未來是有潛力的。
2015年6月,Geek+推出了物流機器人的原型,在當時的同類市場,聽過名字的企業就那么一兩家,Geek+也算占到了先發優勢,但就整個大市場來說,「倉儲機器人」還是相對陌生的產品。
Geek+被人們所熟知,還是在2015年的“雙11”前夕。
當時,天貓對外發布了一款物流機器人在倉庫運行的視頻,該機器人就是Geek+的產品,這套智能機器人揀選系統通可過移動機器人搬運貨架實現“貨到人”揀選,揀選人員只需根據顯示屏和電子標簽的提示,從指定貨位揀取相應數量的商品放入訂單箱即可,減少了之前“人到貨”所用的時間。
視頻一出,Geek+隨即頻繁出現在科技媒體的報道中,很多報道稱其為“中國版KIVA”。
關于產品跟Kiva的相比,鄭勇說,如果Kiva是90分的水平,那么他們應該做到了80分,不過這個對比并不是絕對的,因為Kiva已經做了十幾年,他們才剛剛起步,機器人長時間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還沒有被驗證。
在做產品這件事上,Geek+是有著自己的執念的。比如從外觀設計。
Geek+是為數不多的在外殼上開磨具的倉儲機器人廠商。
傳統AGV廠商的商業模式是將產品賣給不同的行業,每個行業都要跟據不同的需求做定制化的設計,所以很多傳統AGV廠商一般不做量產,因為做得批量少也不會開模,所以在外觀設計上也只是“用鐵板折出一個殼子”,這種情況下出的產品價格相對高昂,也很難標準化。
鄭勇告訴雷鋒網新智造:
我們希望做標準化的機器人,在數量、產量提高的同時,把成本控制。所以,開模就成了一個標準化的產品的必要條件,開了模就可以量產。
為了外觀設計,Geek+還碰到了一些坑,比如他們的機器人厚度只有28公分,而業界最知名的Kiva差不多在40公分左右,鄭勇坦言,“把高度降低”在研發中非常困難,是他們自己給自己挖的一個坑,但是,產品出來之后所擁有的穩定性和空間縮減都優化了很多。
目前產品已經研發到了第五代,都是內部在迭代,比如系統優化、零部件可靠性的優化等等,外形并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外觀已經能達到穩定可靠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新的機器人是否還能用到老的倉庫去。
市場
鄭勇告訴雷鋒網新智造,截至5月份,Geek+的出貨量已近500臺,目前已在天貓超市、唯品會、蘇寧等國內多家主流電商的倉庫實現商用。根據此前媒體的數據顯示,應用Geek+機器人系統的電商倉庫中,目前單個分區的機器人數量最多達到120臺,單倉最大日出貨能力超過100000件,總覆蓋面積已經超過50000平方米。算是國內倉儲機器人比較領先的。
國內比較有名的電商很多也都在談。
數字看上去好像不是特別大,但是這個體量在國內剛剛興起的倉儲機器人行列確實算是領先的了。目前在電商零售行當的倉儲物流機器人領域,國內能和Geek+并肩的大概只有一兩家。
除了新興的創業公司,一些傳統工業機器人廠商也慢慢介入到倉儲機器人領域,面對這些傳統大廠的競爭,鄭勇表示并不擔心:
傳統大廠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做搬運機器人了,但是多數還是偏制造業的,電商零售的物流倉庫搬運做得比較少,這兩者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電商零售主要是貨到人的模式,需要把機器人的調度、庫存管理、訂單管理等等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套的解決方案,而制造業多數只是一種自動化的搬運系統。在電商零售方面,我們還是有領先優勢的。
而對于其他迅速崛起的創業廠商,鄭勇覺得Geek+目前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目前市場上很多做倉儲機器人公司的創始人背景只是“做過機器人”,但是對物流并不了解,并不知道客戶對于物流機器人的真正的需求。另外一方面,而這些都是Geek+相對于其他公司的一些早期的優勢,未來產品打磨的精細了,隨之而來的品牌優勢也會成為Geek+的護城河。
未來
根據今年4月份的外媒數據顯示,物流機器人在中國的潛在需求量有可能達到上百萬臺,市場可接近千億規模。鄭勇告訴雷鋒網新智造,在倉儲機器人領域,算市場的空間一般會拿倉庫面積、從業人員以及倉庫固定資產的投資數據來算,目前根據相關數據,國內倉庫有接近10億平米,在從業人員方面目前沒有一個權威的數據,不太好說,總之市場非常的大,頗具潛力。
今年3月份,Geek+宣布完成A及A+輪融資,此輪融資1.5億元,由美元VC祥峰投資領投,上一輪投資人火山石投資和高榕資本繼續跟投。有了資金的加持,Geek+下一步會加大在產品研發和業務拓展方面的投入,拓展更多的機器人智能物流應用場景,鄭勇告訴雷鋒網新智造,Geek+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無人的倉庫”。
所謂機器人智能物流,就是用機器人的技術形成一個智能物流系統,其中包含智能倉儲,物流配送等,倉儲和配送其實都屬于一種“無人駕駛”,倉儲是室內的無人駕駛,而智能配送是室外的無人駕駛,室外更復雜多變,但是是可以從室內的技術向外擴展的,未來如果有好的切入點也會考慮智能配送的應用,但目前來說,我們總的方向還是先做無人倉庫。
結語
作為今年新智造成長榜的報名企業,Geek+在新領域的成長空間非常大,鄭勇本人也表示,未來每年達到兩三倍的增量是可以預期的。
最后說一個細節,在與鄭勇的聊天中,雷鋒網新智造問及“創業中有沒有碰到什么困難”的時候,鄭勇想了半天,最后說:
肯定是碰到過困難,但是當發現困難的時候,解決起來也沒有什么感覺特別艱難的地方了,所以那些“困難”我有點想不起來了,我這個人就這樣,過去的事兒都不是事兒。
2025-03-31 15:39
2025-03-31 15:38
2025-03-31 15:37
2025-03-31 15:37
2025-03-31 15:36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2
2025-03-31 15:32
2025-03-31 15:31
2025-03-31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