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全球人工智能專家和科技媒體大咖,我們過去從未做過!”談起24日中國人工智能機器人佳佳作為新華社特約記者的全球連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陳小平說,“對話期間的許多不可預測性,對我們也是挑戰!”但他相信,未來的佳佳會更優秀。
“佳佳”會越來越優秀
陳小平被稱為“佳佳之父”,參與了佳佳的開發和不斷改進。“目前的佳佳是第三代,未來馬上要出3.5代,今后第四代、第五代的佳佳還會更優秀,而首次機器人記者采訪只是智能時代的一小步。”陳小平說。
與第一、二代相比,現在的佳佳比較有特色的進步是有了表情。陳小平說,一代、二代有人機交互功能,但1000多人次實驗顯示,人們對她的注意力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因為她和人說話時面無表情。而佳佳三代不僅有了表情,還能察言觀色,現在的交互效果就很好,人們感覺親近了很多,愿意在她面前停留更長時間。 盡管佳佳的軟件系統也進步了不少,但與人開展英語對話還有許多不可預測性。陳小平說,除了一些準備好的問題,她更多的是自主反應,有時嘉賓的回答可以觸發她的問題機制,為了確認嘉賓的問題,她也會反問嘉賓問題,你來我往,能聊不少句。而對嘉賓提的問題,她隨機反應,經常有讓人吃驚的回答,凸顯有表情、有回答能力的擬人智能機器人更能打動人。
“當然這些對話期間的不可預測性,對我們也是技術挑戰,今后還需不斷更新她的常識庫,優化她對嘉賓背景的邏輯分析和她的語音識別能力,爭取有更精彩的對話。”陳小平說。
“佳佳們”未來會帶來很多便利
機器人除了可以做記者,今后能做的事會越來越多。對此,陳小平認為,應該持一個開放態度,“首先不用過于擔心,此次的機器人記者全球連線不可能讓機器人完全自主。自主對話屬于技術要求極高的類型,佳佳與人們期待的理想狀態還有距離,當然這代表了一個方向”。
此外,未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是普遍性、滲透性的,會帶來很多便利。陳小平介紹,他們研發的“可佳”系列機器人做的是家庭服務,如果投放市場,未來家里雜事都可以交給機器人,將會改變生活。總體來說,未來人工智能會給生活、生產帶來很大變化。
其實,在人類發展史上,不斷將體力勞動交給機器去做,這個方向沒有改變過。陳小平說,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任務交給機器。“當然機器搶了不少工作,因此看到好的一面,也要注意存在的問題。”陳小平認為人類要考慮自己,“機器部分取代人工后,我們要干點什么,現在開始要關注了,這個沒有現成答案。”據新華社
2024-08-30 02:45
2024-04-15 09:16
2024-04-09 08:56
2024-04-07 08:07
2024-03-11 11:00
2023-08-17 09:41
2023-08-14 09:40
2021-12-22 11:57
2021-07-30 08:50
2021-07-27 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