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制造2025”正在加速推進,如何讓中國制造再次強大?近日多位業內人士建言,中國制造既要傳承,還需創新,要創新企業經營、政府管理及中介培育機制。
“中國制造2025”正在加速推進,如何讓中國制造再次強大?近日多位業內人士建言,中國制造既要傳承,還需創新,要創新企業經營、政府管理及中介培育機制。
五千多年中國歷史,不僅涌現出“四大發明”等偉大創造,還有以魯班為代表的一批工匠大師。如今,建設制造強國依然需要工匠精神。志高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李興浩,在論壇上特別強調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李興浩說:“有一流精神才配談一流制造,有一流制造才配談一流品牌。我們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育眾多的‘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制造’,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工匠精神是傳承,更是創新。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石軍認為,中國制造需要三個層面的創新。一是創新政府的管理體制,推動制造業降低成本,輕裝上陣。
石軍指出:“降低稅費成本、土地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直接由政府說了算。降低融資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企業勞動成本,這些都需要政府放權,推動這些領域的改革。”
石軍表示,還要創新中介機構的培育和管理機制,打造現代化的、真正為企業服務的中介機構。
石軍說:“下一步還要加大中介機構的整頓力度,清理不必要的中介機構,減少一些資金流向‘過橋’環節。加大培育現代化中介機構的力度,使他們真正為企業、為制造業企業搞好服務,為中國制造再次偉大添磚加瓦。”
同時,創新還涉及到企業的經營機制,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智能制造就是創新的重點之一,美國工業互聯網、德國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核心都是智能制造。志高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李興浩表示,志高加快研究空調智能制造戰略布局,已經在部分工廠及領域應用智能制造裝備。
李興浩認為:“目前,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依靠低價勞動力獲得成本優勢,企業在智能化基礎設施投資尚處于初始階段。我們下決心在空調智能化領域上獲得領先優勢,建成了行業惟一的企業智能云空調大數據中心。未來的空調行業,是智能化的時代,制造業也是如此。”
原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高尚全強調,中國制造離不開改革創新。
高尚全說:“通過改革創新創造這么一個環境,使企業活的更好,發展更快,制造業更強大。現在制造業從中低端水平向高中水平,這個過程沒有改革創新是不行的。”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