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是什么?是生產、產品的智能化,又或是基于大數據的個性化訂制?日前,三一集團投資組建的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在京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平臺——“根云”,給出了答案。
通過根云平臺,企業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被打通,與大數據分析相結合,激發機器的生產潛能,從而提升產品質量,降本增效。這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也是長沙智造和物聯網的一次重大突破。
直擊行業痛點開發開放式平臺
當下,以工業互聯網和大數據平臺的廣泛運用為標志的“工業4.0”已經席卷全球,長沙也吹響了“智造”的號角。在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化、大數據開發和應用方面,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這給中國制造彎道超車提供一個良好的契機。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有四種模式:一是生產設備基于現場連接的智能化生產;二是產品智能化;三是基于企業互聯網絡化互相協作;四是基于虛擬精準對接市場的個性化定制。
但四種模式大多局限于一個產品、一臺設備或一家企業,并未能實現產品與產品、設備與設備、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互聯,空調仍是空調,冰箱仍是冰箱,兩個產品、設備、企業之間仍是孤立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國大量的工業制造設備老舊,連接和數據采集很困難,系統數據相對獨立,管理困難。
這也意味著亟需一個開放的、系統科學的專業平臺提供支撐,可給中小制造企業提供一個低門檻、快速、即插即用應用工業互聯網的契機。去年長沙發布工業云平臺便是一種積極的探索。
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要自建工業大數據、物聯網平臺無論從投入還是時間周期上來說,都不現實。而且工業互聯的實現,網絡是基礎、數據是核心、安全是前提,中小企業也難以扛起工業互聯網開放式平臺自建的大旗。
根云平臺的誕生符合中國制造企業的需求,尤其能夠解決中小企業在物聯網信息化建設中遭遇的資金不足、技術匱乏等痛點,且接入更方便,能夠給企業帶來最直接的經濟效益。
“機器專家+互聯網專家”模式跨界創新
樹根互聯總經理賀東東介紹,根云平臺是首個由中國本地化工業互聯網企業打造的中國本土、自主安全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由根云產品、解決方案、開發者中心三個主要功能模塊組成產品矩陣。
“在構建伊始,我們就將更好服務于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作為開發目標?!辟R東東表示,根云平臺可以為需要物聯應用的工業企業,提供從硬件接入、電信網絡流量購買、機器間通信、云資源編排、大數據處理到物聯應用開發的打包解決方案。
記者了解到,根云平臺具備設備360度全生命周期管理,涵蓋物聯監控、智能服務、能耗耗材,資產管理、設備協同、二手交易、設備保險、交易支付、共享租賃、改裝再造等環節。
這一過程的實現,得益于三一重工此前9年在制造業領域對工業互聯網的實戰積累,成功打造了極具客戶價值、開放、安全、接地氣的工業物聯網平臺。目前,該平臺已接入近30萬臺設備,實時采集近5000個運行參數。
賀東東介紹,根云還是樹根互聯對“機器專家+互聯網專家”模式的跨界創新,依靠工業領域積淀的知識與人才,結合互聯網驅動出的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為機器設備創造了物聯模式下的全新價值。
為長沙智能制造夯實基礎
如今看來,實現工業連接、工業網絡化,是實現智能制造、完成“中國制造2025”目標的重要基礎。根云平臺的發布,為長沙智能制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樹根互聯顧問倪光南在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布會上表示,無論從國家發展戰略層還是從單純的市場發展趨勢出發,中國都必須建設廣泛兼容、安全可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根云平臺的誕生恰恰契合了國家對工業信息化建設的戰略部署。
市經信委黨委書記、主任提名人選黃滔對三一重工物聯網研發團隊對長沙創建“國家智能制造中心”所作的貢獻表示感謝,他說,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是德國工業4.0的路徑首選,也是實現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之一,根云平臺的發布推動長沙智能制造向前邁了一大步。
根云平臺之于長沙的意義也在于此。去年,長沙發布工業云平臺,旨在打通企業邁向智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根云平臺也是基于自主研發形成的大數據分析及預測模型、端到端全流程運營管理體系,為企業用戶提供精準的大數據分析、預測、運營支持及商業模式創新服務。
如今根云已廣泛服務于從重工業制造到金融等多種類型企業合作伙伴,其創新的端到端、即插即用模式,直接創造客戶價值,打通了企業與工業互聯網應用之間的最后一公里。
2025-04-15 07:50
2025-04-15 07:48
2025-04-15 07:48
2025-04-15 07:47
2025-04-15 07:47
2025-04-15 07:45
2025-04-15 07:45
2025-04-15 07:44
2025-04-14 15:01
2025-04-14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