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剛興起機器人,“元年”剛過,曲道奎卻要扔掉“傳統機器人”了。身為新松機器人CEO兼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他12月13日在中國最典型的機器人產業基地蕪湖召開的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上現身,他的言論再一次讓那些組裝拼湊機器人的創業者危機重重,“新一代機器人各種支撐要素已經完備,服務機器人的時代已經開啟”。
曲道奎看到,如今機器人雖然仍在市場應用的初級階段,但卻迎來了新舊更迭引發的洗牌和拐點,在新的變化下,機器人需要突破三大能力:決策、作業和交互。如果突破不了,機器人還是一種傳統的機器機械。
“美國總統奧巴馬把機器人重要作用做了數據統計,跟蒸汽機的出現劃為等同的,也就是說機器人的作用更多的在生活消費領域,都是對原有的方式和線條進行顛覆或者改變。”曲道奎對經濟觀察報說。
“服務機器人未來的市場幾乎沒有天花板”,曲道奎說。于是,新松締造的第一個“機器人小鎮”呼之欲出,這僅是開頭,接下來這類小鎮將猶如“星星之火”在全國各地“形成燎原之勢”。而這背后有著曲道奎更深度的考量:通過資本的力量,在全國打造多個機器人小鎮和機器人5S店,運用工業4.0思維推動機器人在全國的普及。“來一場機器人的‘人民戰爭’”,曲道奎對經濟觀察報說。
“機器人小鎮”
不同于新松創立之初,中外實力就好比,一個是呱呱墜地的嬰兒與一個健康強壯的年輕人的較量。曲道奎認為,中國有實力的企業,通過并購來實現規模快速增長、增強綜合實力,不失為一種企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手段。國內龐大的市場和企業充沛的資金,使得現在成為做并購的好時機,“這就像一個孩子長到17歲和18歲,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了,有了并購的基礎”。
在整個資源共享共用大平臺的戰略下,采取“內生+外延”的策略,曲道奎不斷搭建資本平臺,包括正在籌建幾支百億級別的基金,用于未來的投資。而且過去的兩三年時間里,新松已經成立了一支專門的團隊,在全球尋找并購機會。庫卡被美的收購之前,新松也曾參與早期的談判。
北京匯澤博遠機器人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匯澤博遠”)便是新松旗下的一個投資平臺。這家投資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一直十分低調,成立之初便是沖著海外并購。但曲道奎的思路是“產融”結合,匯澤博遠不僅僅是要去收購并購,更多的是利用資本的力量推動產業的整體布局。
匯澤博遠不辱使命,成功收購德國有著110年歷史的教育機構陶特洛夫,作為中德14個重要合作項目之一而成為中國首次并購德國教育機構的成功案例。隨后,新松在沈陽成立中德新松教育集團。新松的這一收購使其在國內和海外同時擁有了兩個教育平臺,專門針對機器人和未來智造的專業進行人才培養。
而剛過去的12月23日,匯澤博遠執行董事長郝占崗到湘潭高新區考察交流,并表達出了合作意愿,欲在當地打造特色小鎮——新松機器人小鎮,搶占未來經濟高點。
新松機器人小鎮項目將是未來一個重點項目,它的設想是,秉承“匠心”精神,堅持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理念,創造性地將機器人產業、金融產業、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和生活配套功能進行有機結合,打造五位一體的生態型智能制造特色小鎮。項目一旦實施,將有效促進當地企業從工業2.0時代升級到4.0時代,形成世界級機器人創新和生產集聚高地。
據郝占崗透露,匯澤博遠將依靠新松強大的技術支撐,利用自身的資本優勢在華南華東一帶率先打造幾個機器人樣板小鎮。機器人小鎮將對周邊工業體系進行全面系統的數據化分析,配套相應的解決方案,吸納機器人生產企業進入,設置用于銷售、展示、維修、租賃的機器人5S店。機器人小鎮還將以濃縮的形式展示未來人類生活模式,將先進的數控技術和自動化設施服務于日常生產生活,在環境打造、醫療衛生、養老助殘上都將有新的突破。而每個這樣的小鎮在基礎性投資上大約要投入50億元人民幣以上。
郝占崗認為,機器人小鎮的意義在于把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的高端技術下放到企業和百姓的身邊,使企業和百姓感同身受,從而自發地使用高端技術設備實現轉型升級,這是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一種有效嘗試。
曲道奎告訴記者,機器人小鎮的可行度在于有創新源頭,有技術支撐,有資本助力,這是平臺效應的充分體現。
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是中科院直屬優質企業,致力于數字化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的高科技領域,先后實現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史上108項第一的突破,是國際上機器人產品線最全的廠商之一,也是國內機器人產業的領航企業。北京匯澤博遠機器人投資公司是新松公司打造的智能制造領域的投融資平臺和快速切入新產業領域、完善產業鏈的資本運營公司,市場能力深厚。
曲道奎試圖通過機器人小鎮這一抓手,打一場推廣機器人的“人民戰爭”,將最前沿的科技成果盡快在傳統產業上實現轉化利用。
拐點隱現
一向喜歡悶頭研發有成果了才推廣宣傳的曲道奎,感覺機器人領域新的變化正在凸顯,新一代機器人將會在更多應用領域發展作用。傳統機器人指自動化裝備概念,重在結構或者非結構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如何提高效益、擴大規模,而今天新一代機器人的關鍵詞是非關鍵的適應能力,這也是美國電子與電氣研究所新的領域。新一代機器人的各項支撐要素基本完備,服務機器人時代已經開啟。
曲道奎說,傳統機器人,從產品來說,有一段的延續,這個階段還會持續三到五年,或五到八年,但是附加值幾乎不可能延續。
得出這個結論,曲道奎有數據和理論支撐。在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上,曲道奎披露了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就2016年上半年市場情況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國產機器人銷售超過19000臺,可比口徑增長37.7%,實際銷量比上年同期增長70.8%;整個市場銷售額是26.6億元,可比口徑增長23.9%,實際金額增長40%。(這是整體的工業機器人的數據,這里面包括AGV,三軸及三軸以上)前幾年預測3C行業是未來增長巨大的行業,而3C行業的數據說明我們的市場銷量快速增長明顯高于價值占比,也就是說整個3C行業機器人的數量和它整個價值占比是不成正比的。總體看得出,銷量在集聚上升,但里面的附加值下降的速度非常快。
曲道奎對經濟觀察報說,現在機器人進入技術競爭時代,因為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非常迅猛,迭代周期會越來越短。機器人進入品質競爭時代,靠品質、功能要打造品牌,中國機器人絕對不能成為世界上大家垢病的垃圾產品。
面對競爭愈加激烈的格局,曲道奎的邏輯是,不僅機器人要越來越智能化,做機器人的策略更要智能化。新松實施“四輪驅動”戰略,從內涵式增長轉向“內生+外延”式發展,在產業鏈的縱向布局和并購重組的橫向擴張兩方面同時發力。至今誕生了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系列機器人產品、行業系統解決方案、工業4.0等四大產業板塊,即創新平臺、產業平臺、金融平臺等三個平臺,意在實現產研、產融、產教的結合,形成資源的共享共用平臺。
在曲道奎看來,全球正處于第二次機器革命的前夜,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將運用到工業制造領域,使機器人從單純的自動化設備變成可以獲取外界信息的“機器人”。新一代機器人將需要懂得如何感知環境,具備自主適應能力,而新松也將在機器感知系統這一塊加強布局。
從產品到解決方案的蛻變
從國際上機器人發展的脈絡來看,從制造業回歸計劃,伴隨著機器人整個的路線圖,有五大領域:工業、國防、(共建)、醫療、服務。法國機器人的行動計劃,英國與自主系統發生變化,日本搞了機器人新革命,包括三大目標和未來執行措施,下一步的行動計劃、規劃等等,而中國是中國制造2025,今年3、4月份發布了機器人未來發展規劃,各國都把機器人智能制造作為系統發展戰略,既有區別、分工,又有協同進行共同發展。“十三五”規劃我們把機器人的幾大領域、零部件,一直到集成應用。我們說機器人的新一輪革命來臨,中國在這里將起到巨大的驅動或者說推動作用。
新的制造模式已經從單一設備制造往整體解決方案轉變。從企業來講,企業需要買一個系統性解決方案,在這個時候誰能提供最全面的4.0要素誰就能贏得市場。這里面包括了能否向合作伙伴提供信息化的智能倉儲、物流智能化和制造過程的智能化這三大塊的服務,以及把三部分鏈接在一起的管鏈化平臺(MES)能力。新松一直主動為企業提供一套免費的系統性服務方案,幫助企業順利過渡這個轉變。下一步新松核心技術的來源需要轉變,從自主研發轉向開放式的平臺商業模式的創新,整合全球的技術、資金、人才資源,成為一個平臺公司,但最終所有權掌握在新松手里。
如今新松的服務機器人成為新經濟增長點,背后是曲道奎較為超前的市場判斷以及布局。曲道奎看好的服務機器人,也比較受資本追捧。早在2005年,服務機器人項目就在公司立項,2006年就誕生公司第一代家庭服務機器人,2010年曲道奎就宣布公司正式進入該領域,近兩年才陸續將產品推向市場。
新松和曲道奎算得上中國工業機器人應用的“拓荒者”。曲道奎1961年在山東青州出生,大約比他出生早十年左右,美國、日本等國家就開始將機器人應用于生產領域;而曲道奎的老師、“中國機器人之父”蔣新松1973年才正式向中科院提出開展機器人研究的建議,而且彼時建設未果;蔣新松主筆起草自動化學科發展規劃,已經是四年后的1977年,那年開始,中國機器人研發才開始起步,而1995年后才開始籌備將研發成果進行產品轉化,直到2000年新松機器人公司終于創立。
新松是中國成立較久的機器人公司,而且2011年實現上市,成為“中國機器人第一股”,目前公司的總市值位居國際同行業前三位,擁有國內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化基地,成長性在機器人行業位于全球第一。
機器人產業門檻較高,是技術、市場、資本等要求均很高的行業。新松靠AGV移動機器人起家,AGV移動機器人成為公司的拳頭產品花了十余年。2007年,公司的AGV移動機器人還打入通用汽車的全球采購體系,出口到歐美和亞洲10多個國家。截至去年,公司為美國通用汽車提供的智能機器人已超百臺,這打破了近30年來中國機器人產品只進口沒出口的歷史。
曲道奎1986年畢業后就開始從事機器人研究,2000年開始進入新松機器人公司。他作為一名機器人研究者承擔著國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關、“863”計劃、中科院重大項目和特別支持項目及省、市科技計劃等近20項科研課題,并研發出具有自主版權的高性能機器人控制器,攻克了機器人控制器開放式體系結構、激光導航、多機器人寫作控制和管理等關鍵技術。
在作為研究員期間,曲道奎利用自主技術首次在國內研制出具有自主版權的電焊機器人、弧形機器人、高速上下料機器人等不同類型的機器人產品。曲道奎潛心研究出不少優秀的作品,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等獎項,還入選CCTV2014年度科技創新人物。
面對如何從一個科學家蛻變為企業家的問題,曲道奎說,“我不是企業家,更不是商人,做企業,是興趣、愛好和使命感所驅使。”
2025-04-22 08:45
2025-04-22 08:45
2025-04-22 08:44
2025-04-22 08:44
2025-04-22 08:43
2025-04-22 08:42
2025-04-21 12:16
2025-04-21 12:16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