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物流設備領域熟悉的面孔,六維可謂是一支勁旅。在自動化浪潮席卷行業的今天,他們也開始了新的征程。在CeMAT現場,記者采訪了江蘇六維物流設備實業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蔡章紅先生,請他來談一談六維在自動化領域的新發展。
一切為用戶考慮
蔡總介紹,隨著目前中國的工廠在生產和倉儲環節紛紛對設備進行了自動化更新換代,六維在這一領域看到了巨大的商機。國家啟動工業4.0以來,智能化生產和倉儲成為了未來的發展趨勢,六維推出的自動化智能物流解決方案,以及堆垛機、穿梭車、高精度托盤式貨架、閣樓式貨架等產品得到了更多客戶的認同。蔡總表示,專注于自動化設備的生產和解決方案的提供,將會是六維在未來發展的根本戰略。
眾所周知,作為老牌的物流設備生產商,六維從貨架制造企業起步,一步步豐富自己的產品類型,最終成功轉型為物流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但是蔡總表示,在未來,貨架制造領域并非六維的關注重點,雖然六維參與了國家對貨架行業的標準制定,但他們還有著更加遠大的理想。“參與制定標準,更多的是想為行業做一些事情,而并非是只為我們自己。”蔡總認為,標準的制定對于目前小、散、亂的作坊式企業眾多的貨架行業來講意義重大。“這樣做可以讓陷入低價競爭泥淖的企業有規可循,對規范市場有更大力度的保障,但我們要做的不僅僅只有這些。”目前隨著倉庫自動化水平的提升,用戶對于普通貨架的需求正在不斷縮減,與之相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量卻在不斷增加。“雖然六維已經進入這一領域多年了,但是近幾年國內在自動化方面的需求才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這與電商的爆炸式發展是密不可分的。”蔡總表示,由于中國市場的自動化設備需求很大一部分都是被電商倉儲帶動起來的,因此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也就自然而然地打上了電商的烙印。“因此,靈活敏捷的設備是我們的客戶所追求的。除此之外,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倉儲空間,立體倉庫的思潮開始大行其道。”根據蔡總介紹,目前六維的自動化物流業務中,30%-40%來自電商企業。“在為這些電商企業制定解決方案時,我們的團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及時反饋,我們可以更好地優化產品。”
除了前面提到的電商領域外,六維在冷鏈、造紙、醫藥、造幣、石化、機械、電氣等領域都有著數量眾多的成功案例。蔡總表示,涉足不同領域對企業來講確實是一個挑戰,因為不同行業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別。然而一旦成功進軍一個新的行業,那么設備的適用范圍就會大大增加,可選擇的客戶數量也會得到可觀的提升。“這就要求我們在與不同行業的企業接觸時,要真正去走近他們,聽到他們需要什么,了解到工作流程中有什么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用戶提供他們真正需要的設備,而不是用一些昂貴的機械堆砌出一個并不實用的系統。”六維崇尚的是能夠真正為用戶提供提高效率,解決問題的方案。除此之外,六維還推崇系統的簡潔化和較好的操作界面,為用戶免除不必要的麻煩,同時節省員工的培訓成本,真正做到以用戶的利益最大化為本。
堅持自動化路線
談到行業的現狀,蔡總表示,一些從開始就在做自動化的企業,目前都在向集成化發展,刻意地去淡化自己設備制造商的身份。而六維作為一家由設備商轉型而來的企業,設備和集成兩手抓,更要做到平衡。“六維自己研發制造的設備占大多數,這就讓我們在為用戶指定產品解決方案時更加得心應手。一方面,我們自己的設備相比集成商減少了一個環節,在成本方面更有優勢,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為用戶推出更多滿足定制化需求的產品。在企業需求升級的前提下,六維也能做得更好。”除此之外,六維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在售后服務方面更加靈活。通過對服務申報流程的簡化,六維的售后服務部門目前可以做到接到報修電話后立刻出動服務團隊,盡快排除故障,最大限度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減少用戶的損失。
為做到這一點,六維在國內設立了諸多分公司和辦事處。這些銷售服務網點織起了一張囊括全國客戶的大網,可以做到任何一個項目出現問題,相關人員都能最快趕到現場。“之前作為貨架廠時代的渠道是我們構建新服務網絡的基礎,我們在原有網點上不斷完善,現在在美國和日本也建立了分公司,通過市場和技術人員的入駐,我們在服務響應速度上可以做到先人一籌。”蔡總表示,如今的進入了拼服務的時代,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才能真正在市場上立足并發展。
蔡總還認為,現在的市場與過去相比有所變化。以前的市場可以簡單地分為高端市場和低端市場,而現在除了這種簡單的橫向劃分,還可以通過不同的行業進行縱向劃分。“不少企業都在某個行業進行鉆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六維也是一樣,憑借著豐富的項目經驗,也承接了許多大型上市公司的項目,這些項目的經驗又反過來讓我們的解決方案變得更加強大。”也正是因為這些項目的磨礪,六維的團隊能力不斷提升,產品類型不斷豐富,在貨架、堆垛機、穿梭車、自動化物流、工廠自動化(FA)等領域全面開花,獲得了用戶的廣泛認可。
打造民族好品牌
目前,民族企業的技術水平與國外品牌的差距在不斷縮小,雖然一些高端設備民族品牌目前還無法觸及,但這些產品目前在中國的需求畢竟只占很小一部分。隨著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以六維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必將迎頭趕上。蔡總介紹,目前六維除了在國內市場與國外品牌競爭外,出口份額已經占到了總銷售額的20%。“這是一個新的增長熱點,我們對‘走出去‘十分看好。”
對于今后的發展,蔡總充滿信心,他指出,六維還將繼續堅持走發展智能物流裝備的道路,貨架模塊將會逐漸轉變為自動化解決方案服務,生產標準化的適用產品和高精產品。“六維要對不同的用戶需求進行甄別,并繼續打磨,做到更精更好。除此之外,在面對一些用戶需求廣泛的項目時,六維還會加強與其他企業的協作。面對競爭,六維會努力去了解自己的目標客戶,在競爭中尋求合作,盡自己的力量,參與構建和諧健康的市場秩序,發揮出六維的最大貢獻。
2024-12-25 10:45
2024-12-25 10:44
2024-12-25 10:43
2024-12-25 10:41
2024-12-25 10:39
2024-12-25 10:38
2024-12-24 09:13
2024-12-24 09:13
2024-12-24 09:12
2024-12-24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