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機器人公司Geek++(極智嘉)宣布,其已在2016年5月獲得火山石投資(前IDG合伙人章蘇陽創建)、高榕資本的5000萬元A輪融資。
帶火“貨到人”倉儲機器的是Amzaon于2012年7.75億美元收購的Kiva。這本質是柔性自動化技術,可以根據訂單需要及庫存信息,自動駛向貨架并將其抬起送到配貨站,配貨員面前的電腦會提示配貨訂單所需商品在貨架的哪個貨位上,伸手取下即可,員工全程無需走動。而支持這一套系統運作的主要是三個部分:工作站后臺系統、高速移動通信網絡和機器人硬件。
該公司已有天貓超市、唯品會等10余名客戶,CEO鄭勇稱,其產品總共部署倉儲空間達3萬㎡(單倉最大5000㎡左右),最大單倉日揀貨量2萬件/天,總出貨量達200臺。
據了解,倉儲機器人在電商倉的應用大部分還處于拿出幾千㎡來測試的階段,之所以沒有廣泛應用,主要是保證24小時無故障的穩定運行并不容易,大量機器人高密度運行時會導致通訊、調度難度提升,且機器人系統需要和業務緊密結合,客戶為此需要更改倉庫結構、業務邏輯。當然,機器人價格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而Geek+對此的理解是——“市場去年跨過觀望期、今年進入磨合期,明年有望進入爆發期”。
產品方面,Geek+仍采用間隔一米的點陣式二維碼貼在地上來做導航,避障技術則以紅外為主,而非尚未成熟的基于激光雷達的SLAM。其最新產品主要提升在行走穩定性上,加入了汽車的懸掛技術。
根據Bloomberg的數據,2016年美國的倉儲揀貨和包裝工人接近90萬人;羅蘭貝格則稱歐元區的15個領先國家有近360萬個與倉儲物流相關的非技術性工作崗位,按照物流業和汽車業的機器人化現狀對比,預計歐洲有近150萬個工作崗位有機會被物流機器人所替代。
中國電商和泛倉儲行業仍在增長(以電商帶動為主),倉儲機器人的目標市場便是取代百萬上下的工作人員。為了觸及潛在市場,Geek+也在研發機械手、智能叉車等圍繞倉儲的智能設備。
目前還沒有倉儲全面應用機器人,不知這個爆發時點何時會到。除Geek+外,中國市場還有快倉、水巖科技、新松等企業。在其他場景的應用,比如立鏢機器人用于完成包裹包裝后將其根據目的地來分揀、歸類,智久AGV應用在中小制造企業工廠內的送料環節。從公開信息來看,Geek+在融資上跑在最前。
Geek+團隊已有80人,技術團隊主要出自清華,CEO鄭勇曾就職于ABB、在新天域負責機器人投資,該公司準備于年底展開新一輪融資,據稱估值或達10億元。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