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ob Violino
翻譯:付超
審校:心
原文:zdnet
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 ABI(市場調查機構)幾年前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概念包含智能設備進行各種事件的監視、 從不同類型的感應器獲取數據、利用本地化分布式的人工智能做出最佳行動決策,然后對實際物品進行控制和操作的能力。
機器人物聯網(IoRT)真的來了,雖然還處在起步階段,ABI機器人研究的業務主管 Dan Kara說。各種裝置都在研發中,各大生產商也在不斷發布新產品,他說。例如, FANUC公司宣布了與合作伙伴思科(Cisco)公司聯合開發的初步成果, Rockwell Automation和Preferred Network 。
這個成果集合了 FIELD系統、一種先進的分析工具、中介軟件(middleware)、供FANUC計算機數值控制電腦和機器人使用的物聯網設備平臺,還有用于工業自動化系統的外圍設備和感應器。
Kara說,通過FIELD系統,電腦可以實時從多種來源捕捉到操作數據,然后可以對數據進行分析,并據此對工業制造過程做出優化,可以大大減少因優化生產流程而造成的停工時間。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也有了iRobot。“這家公司堅持認為家用護理產品的下一股浪潮將是智能機器人,可以使用基于云計算的應用程序和服務,與智能家居系統進行整合。”Kara說。iRobot將使用亞馬遜提供的Web Services,這是一個云端的設備服務平臺,以此為基礎可以把家用機器人與云端的應用程序和服務連接在一起。
總的來說,物聯網將引領機器人領域的發展,Kara說。“這跟過去的15年里移動通訊的爆發式增長的情況類似。”他說。這期間大量的資金和其它資源都被吸納到移動通訊領域,結果我們獲得了低成本但非常強大的新技術。
“機器人研究社群也從移動通訊的發展中獲益良多,”Kara說,“移動設備發展出現的低成本的微型攝像頭和運動傳感器只是其中的一些例子。類似地,2000年代早期對防御型機器人系統的大量投入和研究,也會讓機器人領域搭上科技的‘順風車’。”
從實用性角度來看,物聯網的技術、構架和標準可以用來保證機器人系統能夠利用云端的后臺數據和計算服務,接受工作環境中無處不在的感應設備的輸入信號,以及與其它的機器人系統進行溝通。
“無論是商用還是家用的機器人系統都會因具備以上能力而獲益,”Kara說。對整個商業機器人系統領域而言,物聯網及其背后的支持技術將會增加單個機器人系統的智能能力,也會促進整個機器人物聯網生態系統的發展,Kara表示。
“尖端的智能設備可以與機器人系統共享嵌入的本地數據,提供自己的設備信息以及其它信息,”Kara說,“與機器人所載的感應器獲取的額外數據結合在一起,這個大大擴展的信息集合可以被機器人系統用于在本地做出決策并進行相應的操作。或者,這些信息還可以用分布式數據技術進行強化,在云端進行數據處理,然后返回相應的操作指令。”
數據的安全、管理和標準是這一領域發展遇到的挑戰,Kara說,但它們不會阻止其進步。“在當今的物聯網市場背后有著極強的推動力,這些問題必將被妥善解決。”他說。
2023-08-16 09:04
2019-01-16 08:49
2018-12-10 09:08
2018-11-24 10:09
2018-07-04 16:51
2018-05-16 06:53
2018-03-12 09:34
2018-03-12 08:04
2018-03-01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