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達到6.6萬臺。
盡管我國機器人產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仍處于產業形成期,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品以中低端為主、企業規模偏小、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因此,對我國機器人產業現狀進行梳理,并對我國機器人產業面臨的形勢進行分析,對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產業發展現狀
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傳感、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自動化裝備。自1956年機器人產業誕生后,經過近60年發展,機器人已經被廣泛應用在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智慧新能源等高新產業。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技術、先進制造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融合發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革。
(一)全球機器人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根據IFR的統計,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首次突破24萬臺,其中亞洲銷量約占全球銷量的2/3,中國、韓國、日本、美國和德國的總銷量占全球銷量的3/4。中國、美國、韓國、日本、德國、以色列等國是近年工業機器人技術、標準及市場發展較活躍的地區。1998-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處于穩步增長態勢;特別是2005-2014年間,工業機器人銷量迅速增長,新裝工業機器人年均增長速度約為14%。
(二)亞太地區成為最重要市場
根據IFR的統計,亞洲是目前全球工業機器人使用量最大的地區,占世界范圍內機器人使用的50%,其次是美洲(包括北美、南美)和歐洲。2012-2015年亞洲機器人銷量年均增長15%,遠高于美洲和非洲6%的增長速度。2015年,亞太地區工業機器人銷售超過14萬臺。2014年中國、日本、韓國和泰國的工業機器人新裝機量占亞洲地區總量的75%,分別在全球排名第一、第二、第四和第八位,四個國家工業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占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的52.4%。
(三)服務機器人市場處于起步階段
服務機器人主要包括專業服務機器人和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化程度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受到勞動力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剛性需求的驅動,與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和物聯網、大數據、計算機、人機交互等先進技術快速迭代的影響,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空間巨大。2012-2017年服務機器人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7.4%,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17年達到461.8億美元。
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一是由于服務機器人的外圍技術未能解決。服務機器人技術是多學科交叉集成技術,涉及機械設計、自動控制、仿生學、運動學等多領域,在多樣性、隨機性、復雜性的環境背景下,其對于環境感知的任務復雜度和實時性要求更高。二是單位價值高的服務機器人整體水平技術低下,發展速度緩慢。如醫用機器人的控制運動、精細組織操作和三維高清晰度的視覺能力要求高,僅少量發達國家有能力采用此類技術。
目前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僅有部分國防機器人、家用清潔機器人、農業機器人實現了產業化,而技術含量更高的醫療機器人、康復機器人等仍然處于研發試驗階段。全球個人和家用服務機器人的產品包括家庭作業機器人、娛樂休閑機器人、殘障輔助機器人和監視機器人,其中家庭作業機器人中的除草機器人市場化程度高,產品種類多樣化。例如,達芬奇外觀機器人、擠奶機器人和軍用無人機已經形成成熟的產業鏈。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3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
2025-03-24 11:41
2025-03-20 13:44
2025-03-17 12:35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