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發展,智慧物流炒得很熱,政府、企業、科研單位、大學都制訂了發展規劃或列入研究重點,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已取得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2008年11月,IB+M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2009年,奧巴馬宣布智慧地球是美國的國家戰略。從此以后,智慧地球、智慧國家、智慧城市成了全世界炒作的熱點,為此展開了一場信息化技術大戰,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
所謂“智慧”,就是用信息技術使裝備與控制智能化,代替人又高于人,從而改變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個行業的發展模式與運作模式,達到提高效率與效益的目的。智慧物流必須有兩個視野,全球視野和公共視野。所謂全球視野,是說世界是平的,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商品、資金、信息、技術的全世界流動,智慧物流成了全世界的共同目標,所以一定要把智慧物流放進全世界去觀察、去研究,智慧物流只是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子系統而已。所謂公共視野,是說智慧物流著眼于公共利益,而不是單個企業為了追求利潤而能實施的,企業智慧物流的運用,只是公共智慧物流的體現而已,所以,智慧物流不可能靠企業單打獨斗,要打破條塊分割、地區封鎖惡習,樹立全國、全行業一盤棋的思想。
離開了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談不上智慧物流,所以,信息技術的研發與運用是最關鍵的。要發展無線射頻識別(RFID)、電子數據交換(EDI)、全球定位系統(GNSS)、地球信息系統(GIS)、智能交通系統(ITS)等技術,大力推進物流信息化與智能化建設。2012年2月,工信部發布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2013年2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建立健全部門、行業、區域、軍地之間的物聯網發展統籌協調機制,這就為智慧物流的發展夯實了基礎。2013年8月14日,國務院又發布了《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信息技術研發,信息產品消費,特別是完善智慧物流基礎設施,加快實施智慧物流工程的要求。
智慧物流離不開大數據,以菜鳥為例,為什么馬云敢于集結大量資金來打造物流智能骨干網“菜鳥”?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阿里巴巴已有了一個大數據的堅實基礎,使得整合顧客消費習慣與貨物區域分布情況,并在分析未來趨勢的基礎上打造智能物流骨干網絡系統成為可能。“菜鳥”能否成功,關鍵不在資金、技術,而在如何把供應商、電商企業、物流公司、金融企業、消費者的各種數據全方位、透明化加以整合、分析、判斷,變成產品,變成行動方略。
物流是供應鏈的一部分,過去一直提物流業與制造業的聯動發展,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績,現在應當強調兩點,第一,物流業不僅要與制造業聯動發展,同樣要與農業、建筑業、流通業聯動發展。第二,提聯動發展已經不足,而應當提融合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制造企業、流通企業、建筑企業、農業公司都應當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把非核心競爭力外包。中國目前許多實業仍然停留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商業運作模式,社會化程度不高,所以,形成了物流需求不足,特別是高端增值物流服務不足的局面。
供應鏈管理是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所有實業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改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殺手锏,所以,智慧物流一定要向“智慧供應鏈”延伸,通過信息技術,實施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一體化運作,使市場、行業、企業、個人聯結在一起,實現智能化管理與智能化生活。
2024-09-29 09:55
2024-09-29 09:54
2024-09-29 09:53
2024-09-26 07:39
2024-09-24 09:37
2024-09-24 09:37
2024-09-24 09:33
2024-09-23 09:43
2024-09-19 09:34
2024-09-18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