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那科上海公司總經理錢暉特別指出了一點——人工智能。他說:“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于機器人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變革。與人工智能進行融合后,機器人會變成什么樣,大家都說不清楚。”他同時指出,發那科已經在人工智能、神經元方面投入了巨大力量,以期能夠持續保持領先。
與工業機器人相比,服務機器人所擁有的市場將會更為龐大。那么,工業機器人的技術對于服務機器人的發展來說,有沒有促進作用呢?
庫卡機器人德國CEO 斯特凡·蘭帕直言不諱地指出:“我認為工業機器人與服務機器人之間并不存在太多的協同效應。”
在他看來,服務機器人也分為兩種,一種是專業性的服務機器人,如割草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所從事的是一種單一的工作,其與工業機器人之間有著更多的聯系——某種程度,這類機器人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協作機器人;另一種是家用型服務機器人,如教育機器人、養老機器人等,因為其應用場景各不相同,因此與工業機器人之間并沒有太多協同性。
發那科上海公司總經理錢暉則指出,服務機器人要推廣開來,首先要解決性價比問題;而在技術方面,移動技術、能源供應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等必須要有重要突破,要在市場能接受的價格范圍內將這些技術很好的與機器人進行融合,這樣才有機會大規模推廣。“所以我覺得工業機器人不可能對服務機器人產生重要的影響,反而是這些新技術——人工智能、移動技術、能源供應技術等等會對服務機器人產生巨大影響。”他如是說道。某種程度上,這也給了許多創新型的中小企業機會。
根據工信部的粗略統計,目前中國從事機器人生產的企業已經超過了800家,雖然市場仍在保持增長,但這種增長會持續到何時?未來行業會不會發生洗牌?這也是與會者們所探討的問題。
與會嘉賓們都認為,行業終有一天會發生洗牌。由于機器人所涉及的領域眾多,融合了材料、傳感、人工智能、移動等多種技術,一些原本可能是用戶的企業也在憑借某一方面的技術優勢轉而生產機器人,從用戶變成了競爭對手,這就是使得競爭不僅限于現有的機器人廠商,甚至還有不知何時會闖進來的“顛覆者”。因此,要想做到不被淘汰,必須要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打造自己最核心的競爭力。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