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制造業來說,一個永恒的課題就是如何提升質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從而實現可持續的發展。這樣的需求無論是100年前,還是今天,甚至到100年后,都是一樣的。”在第三屆中國機器人峰會暨全球海歸千人寧波峰會上,ABB集團高級副總裁顧純元剛一登臺,就談到了制造業轉型升級所面臨的關鍵問題。
在他看來,“可持續發展”幾乎是所有制造企業的追求,只不過,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市場會對某樣產品產生不同的要求。以電子消費品為例,伴隨著技術的進步,顧客會希望它們的使用體驗越來越好,同時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所以,廠家就得進行柔性生產。”顧純元說道,“在過去,制造企業習慣于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來達成這一點,比如全球化。”就拿“地球人都知道”的蘋果公司來說,它的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都有非常明確的分工,這更利于公司合理地分配資源并節約成本。
據顧純元說,iPhone6的全球供應商中,有349家都在中國。這其實并不奇怪,勞動力成本低是過去數年來外國企業在華設廠的一大原因。然而,大家也都知道,中國的人口紅利正慢慢消失,勞動力成本以每年大于10%的速度增長。2015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達到了31195元。同時,預計到2050年,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將減至7.1億人,要知道,在2010年,這個數字還是9.4億!
由此看來,除了全球化,企業們或許該賦予“柔性化生產”更多的意義了。
“柔性技術可以提高生產的靈活性,對制造業而言,就是用最小的投入,來獲取最大的回報。”顧純元說。
仍以電子消費品為例,如今,大部分產品的生命周期都只有6到9個月,如果重復投資設備,就會造成資源浪費,這個時候,以機器人技術為代表的柔性自動化技術就顯出了它的優勢——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在生產的特定環節上進行優化和升級,從而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減少不必要的投資。
ABB為長安福特做的柔性自動化生產線就是一項相關的實踐。
“這條焊裝生產線最多可生產6種不同的車型,而多種車型之間的切換只需要18秒!”顧純元一邊指向大屏幕上播放的視頻,一邊不無驕傲地說道。在視頻中,ABB展示了如何通過改變一個定位器的位置編程,在生產線上引入一款新車型;以及不同的工藝如何互相配合以達到最佳的速度和精度。
ABB推出這條生產線,實際上是為了解決一個困擾很多汽車企業的問題。那就是在推出新車型的時候,市場需求情況難以估計,有時同步推出的幾款車,有的供不應求,有的就可能無人問津。如果車賣不出去,那么已經建好的生產線便浪費掉了。所以,當一條生產線可以造出不同的車型,企業就可以根據市場反應的情況隨時調整生產計劃,提高生產效率。
不過,目前的柔性自動化技術依然存在一些瓶頸,比如“人才”。
工業機器人可以應用在各行各業,又涉及到焊接、搬運、碼垛等多項工藝,這就要求工作人員不僅得懂機械、還得懂電、懂軟件。而且,他們的行業局限性比較強,也就是說,如果汽車焊接機器人的操作手過剩了,并不能直接調崗到食品行業,如此一來,便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針對這樣的問題,顧純元給出了兩點建議:一是需要大量地培養人才,二則是要在技術方面進行改進,讓它們變得簡單易學,并能適應不同的工藝環境,這樣一來,專業人才成了通用人才,難題也就隨之化解了。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
2025-04-03 08:51
2025-04-03 08:47
2025-04-02 09:01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3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