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的車廠組裝線,一支機器手臂可以做的工作多達十幾項,不免讓人贊嘆德國精湛的生產工藝!復華投信投資研究團隊曾經參訪BMW的車廠組裝線,看到一部車被舉起后,分別由4支機器手臂從...
B+MW的車廠組裝線,一支機器手臂可以做的工作多達十幾項,不免讓人贊嘆德國精湛的生產工藝!
復華投信投資研究團隊曾經參訪BMW的車廠組裝線,看到一部車被舉起后,分別由4支機器手臂從前后左右四個方向開始組裝,同一支機器手臂可以做的工作多達十幾項,不免讓人贊嘆德國精湛的生產工藝!但其實,在這些機器手臂里,可是暗藏著另一種投資潛力。
3家日本公司,霸占全球機器人減速機
現今
工業機器人的發展,一路從5軸、6軸,甚至到9軸機器人,具有如此多的關節,還能夠做到精確的動作傳輸,其中有一個極為關鍵的零組件,就是“減速器”。
而所謂的“減速器”,是利用齒輪原理來降低轉速,例如馬達直接帶動的小齒輪轉速快,其帶動大齒輪的速度變慢,但力量加大。現階段而言,全球機器人減速器幾乎由三家日本公司霸占,分別是Nabtesco、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SHI),以及
Harmonic Drive System(HDS),其中Nabtesco與SHI供應中大型的減速器,而HDS則100%獨占小型的減速器齒輪;若依照機器人的軸數來分,Nabtesco與SHI供應的是1-3軸的減速器,而HDS則供應4軸以上的
產品。
老技術要經驗累積,短時間難被取代
雖然“減速器”的技術已被發明逾60年,專利也早就過期了,許多廠商嘗試生產,但是始終還是很難取代HDS。主要的原因就是HDS從材料開始,制程、設計、測試都是多年技術累積的成果,很難被新進入的公司于短時間之內學習或超越。
而減速器之所以這么難,主要是產品要求高精準度,因為減速器是由齒輪構成,齒輪與齒輪的咬合必須是高精度,且經過長時間應用后,仍然不會產生偏差,是個高精度與高信賴度的產業,這也正是日本
企業最擅長的領域。
更小更靈活,協同機器人順勢而生
近期機器人則已發展至協同機器人(Co-Robot),需要更靈活的關節,也進一步推動HDS減速齒輪的需求。
進一步來說,協同機器人的機器手臂更偏向小型化,并開始與人合作,這樣的機器人相對小型,成本相對較低,有利于中小型企業采用,此外,機器手臂不再害怕傷害到生產人員而必須局限在一個鐵籠子里,相反地,協同機器人開始被視為一個員工,因為裝有
傳感器,所以,當人接近時,機器手臂便會減緩速度,甚至停止。
以空中巴士(Airbus)為例,通常制造一架客機需要鉆好幾萬個洞,過去總是由工人無聊且單調地鉆著洞,現在則利用協同機器人在飛機機身外殼上進行鉆洞,工人則是在機器人身旁工作、管理著機器人。
人機合作提高生產力,未來潛力可期
根據 MIT與BMW合作研究發現,機器人與人類合作是最佳生產力的組合,比只有人類、或者只有機器人的團隊在生產力方面高出85%。
據研究機構透漏目前協同機器人在工業機器人的占比不到5%,僅是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的一小部分,而您,看出其未來潛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