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物流本質上無法通過出口及提高服務質量來彌補就業崗位的流失,各國最好通過機器人化來提升物流國際競爭力。羅蘭貝格為物流企業指明物流業機器人化智能轉型的關鍵:
定義新型商業模式
機器人化是催生新一代服務的顛覆性科技,足以影響現有商業模式和物流價值鏈,但是人們對機器人化所帶來的影響還沒有充分的認識。與以往更有利于大企業的工業革命不同,小企業也可以擁有協作型機器人,這種變革能夠使小型物流部門更具競爭力。
業內還將會出現很多新的職業,例如機器人“集成商/培訓師”、遠程平臺管理員等,來構建支撐整個生態系統的技術體系,科技的發展將為能夠“打破”物流行業規則企業的出現掃清道路。
監管部門謹慎應對過渡
調查中發現,不少人認為復雜的國內政策會阻礙物流業競爭力的提升。然而報告指出,日趨復雜的政策事實上加速了機器人化的發展,對物流業工作人員的過度保護反而會使這些工作崗位更加岌岌可危;在倉庫和工廠的工作環境飽受詬病的情況下,機器人化還有助于調和公眾輿論,使品牌形象更具人性化。
必須迅速決定 “應對”機器人化影響的步調與方法
物流業機器人化可能是一個短期的泡沫,但是長期來看將會變成現實。為了在全球范圍內取得競爭優勢,支持和投資這些新機器人化工作的研發和培訓至關重要,并應加快進度。
但若推進步伐太快,機器人化轉型將會對社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若步伐太慢,又會限制那些足以進行中期投資的企業獲得更多科技,也扼殺了整個機器人生態體系所能夠帶來的潛在價值和工作機會。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