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標志著科爾摩根成立100周年,在一百年的歷程里,科爾摩根致力于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引領創新思維,讓世界變得更加安全,改善人們的生活。1911年公司創始人弗里德里希?科爾摩根博士推出兩款獲得專利的望遠鏡設計,1916年3月22日,公司在紐約成立,自此之后,公司取得飛速發展,大批志同道合、富有夢想的研究人員加入公司,致力于開發和設計各種精密產品,幫助解決各種問題。經過幾十年來的發展,科爾摩根被美國海軍視為潛艇潛望鏡設計和制造領域的卓越技術領導者。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公司在國際市場上保持領先市場地位。
在科爾摩根光學公司的成長初期,雨果?安魯離開一戰后條件艱苦的德國,于1924年移民到美國。雨果在紐約外成立了阿內森機電公司,專門生產各種電機。然而,戰爭結束后,業務萎縮,他在42歲時再次失業,全部資產凈值僅有4000美元。他用這筆錢購買二手設備和材料,與一名業務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新的合資企業,取名為“Inland電機”。
面臨的一大問題便是場地設施;1948年,Inland電機公司先后使用地下室、車庫甚至廚房作為生產車間。雨果的妻子埃莉諾親自制作首批電樞的繞組,并且用廚房烤爐烤制絕緣材料。
1949年,隨著Inland電機公司業務快速增長,生產線被轉移到紐約珍珠河畔一座更大的車庫。在其以往的工作經歷中,雨果曾為麻省理工學院儀器實驗室制造發電機和陀螺儀旋轉電機。該實驗室依然十分信賴雨果的Inland電機公司,并借助該公司的技術能力來幫助解決特殊的旋轉機械問題,比如早期導彈和空間飛行器的慣性制導系統中遇到的問題。這些系統上的傳動萬向節需要一種全新的電機。為此,雨果設計了一種革命性的“無框扭矩電機”。
無框扭矩電機成為Inland電機公司發展最快、最重要的業務部分。到1957年,無框扭矩電機的銷量大幅增長,僅能容納60員工的珍珠河車間已經無法滿足需求。雨果決定將Inland電機公司搬遷到弗吉尼亞州雷德福市的一棟市屬大樓,該大樓的前身是一座織帶廠。 1958年11月1日,由包括雨果本人在內的六名珍珠河車間員工組成的先遣隊,在第一大街501號設立生產線。當時,雨果認為該工廠的規模遠遠超過業務需求。但是在短短的四年內,Inland電機公司不僅占用了這棟樓的所有空間,并且仍然需要更多的空間來用作辦公室。到1960年底,Inland電機的所有業務都已經搬遷到雷德福市。
1960年,Inland電機的營業收入首次達到百萬美元。二戰后的潛望鏡需求讓科爾摩根保持良好的業務態勢。Inland電機和科爾摩根都獲得極大的發展。科爾摩根公司擁有相關的資源來幫助Inland電機,后者很快成為奧托?科爾摩根(弗里德里希?科爾摩根的兒子,時任科爾摩根公司總裁)的合作伙伴;同時,雨果意識到,雙方聯手將能夠互惠互利。同年五月,科爾摩根光學公司和Inland電機公司合并,并成為一家上市公司,即科爾摩根公司。
2025-04-17 08:18
2025-04-17 08:18
2025-04-17 08:17
2025-04-17 08:15
2025-04-17 08:14
2025-04-17 08:14
2025-04-16 11:04
2025-04-16 10:58
2025-04-16 10:53
2025-04-16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