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機器人稅務員上崗
6月20日,
珠海市高新區納稅人服務大廳里多了一位特殊“機器人稅務員”,不僅能說會道還會辦業務。有媒體驚呼,又一個行業可能被機器人搶走飯碗了。
不僅是在傳統的制造業和生產流水線,
智能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正不斷拓展,不知不覺已經滲透我們生活的各領域。珠海有餐館已經使用機器人當服務員。尤其是在人口老齡化加劇和勞動成本飆漲的推波助瀾下,機器人市場需求正迎來“井噴”。
有專家預測,伴隨軟硬件技術的突飛猛進,機器人的
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再過十年,工廠一半的崗位都可能被機器人取代,人類也將從繁瑣、重復、技術含量低、危險的崗位中解脫,轉而從事更富有創新要求的工作。
大力推動企業機器換人
除了在機器人應用領域大力推進,引導傳統制造業向“智造業”轉變,珠海也在搶占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高地”———機器人制造業。
在高新區的國機機器人科技園項目現場,一大片黃土地上高高低低地豎立樁柱,鉤機
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成為國家級高端裝備智能制造
智慧科技產業園,一批批機器人將從此下線,走進各個工作,推動企業“機器換人”。國機(珠海)機器人科技園有限
公司董事、總裁助理陳致宇介紹,科技園總用地面積1000畝,項目建設總投資約40億元,分三期開發,項目建成并正式達產后,預計可實現產值或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稅收40億元以上,科技園將在引入國內外知名高端智能制造企業、建設
ABB機器人創新工廠、國機機器人研究院、綠色環保智慧園區、創新運營管理與服務模式等方面積極探索,“打造全國領先的機器人智慧產業園,形成對珠
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
有專家表示,在珠海著力打造的珠江口西岸沿海沿江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中,
機器人產業將成為重要的支撐力量。
創新成珠海制造發展動力
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電網、生物醫藥及高級醫療器械、高端數控機床與機器人等產業也迎來“百花齊放”。
在智能電網領域,珠海涌現出優特電力、許繼電氣、派諾科技等行業明星,2000年以來產業年均增速達30%。在生物醫藥及高級醫療器械領域,麗珠集團、聯邦制藥等龍頭與寶萊特、和佳醫療、健帆科技等中小企業同樣發展迅速。
創新驅動成為貫穿這些企業發展的主線。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透露,企業成立之初,曾連續數年陷入虧損,直到自主攻克關鍵技術后,局面才得以改變。
這種創新還體現在商業模式上。健帆董事長董凡說,血液凈化設備技術含量高,在全球范圍內的售價也相對較高,企業的設備初期推廣時,國內很多醫院有疑慮,不愿花大價錢購買,“所以我們推行售后盈利模式,向醫院免費提供技術設備和專業培訓,不僅給設備,還教會醫護人員如何使用設備,最后通過耗材銷售獲取回報。”董凡說,這幫助企業迅速打開了市場。
據機械工程信息研究院披露,2012-2014年,全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8.4%、10.9%和10%,珠海市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8.6%、12.1%和13.1%,持續高于全國增速,且領先優勢不斷擴大。
但在體量上,以上述產業為新引擎的“珠海制造”產業規模還不大、有一流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尚未形成,技術含量高、產值大、市場前景好的大企業還不夠多。
機械工程信息研究院副院長石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毫不客氣地指出,從產業擴張動力來看,當前珠海市部分裝備制造業擴張仍依靠土地、資源等生產性要素,創新型要素驅動作用有待提升。珠海必須將裝備制造業跨越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加強兩化深度融合,兼顧高端發展與綠色發展。
格力掌門人董明珠在參加今年年初的珠海市兩會上為珠海人吃了一顆定心丸。她說,經常有人說格力要走了,但格力不會走,因為沒有什么地方比珠海更好。
與此同時,另一家“百億”級別的本土明星企業魅族近日也否認了外遷的傳言,稱魅族總部不會搬遷,手機研發生產的主業和Lifekit智能硬件平臺等新業務仍在珠海運營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