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KIRTLEY,美國工程院院士,MIT教授。第三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主旨報告主題為《新一代工業機器人與美國再工業化》。以下為節選內容。
現在有機器人自動化,那么在工業第三階段我們知道其實30%以上的我們制造業工作量已經是由機器人或者自動化的系統來進行了。然后70%的話,可能是我們人機的交互等等。那新的一些技術,也是不斷的在發展。
對于機器人,我們現在已經取得了哪方面的成就呢?一開始只是裝配線可以做得非常好的機械臂,或者人類很難完成的任務或者負重的工作,或者焊接,人類完成這個工作比較困難。第二步就是這些機器人可以彼此之間有很好的協作,這個機器人做這個,接下來那個機器人接著他做下去。所以我們現在一個連續的生產線可以由機器人完成。那我們現在談到機器人和人類共同工作,那就把他們整體的工作的模式非常的靈活化。因為他們可以達成非常多的任務,不犯錯。我們看到下一代機器人可以在生產線上,幾乎能夠替代任何一個崗位,他們會更靈活,更有效率。更大規模運作。我覺得在我們制造業方面,特別是物流方面影響特別大。
我們正在經歷第四次工業革命。當然,第一次工業革命是非常的明顯,是使用了能源、電力。第二次工業革命就是大規模工業生產可以標準化。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更多的是和計算機、自動化建立。第四個其實就是把物理空間體系建立了。我不知道第五次什么樣,現在講第四次,現在所處的時代,正在考慮怎么樣把第四次工業革命達到巔峰。在我們探討了再工業化,我們可以看到智能化制造。怎么樣讓美國在這方面變得更有競爭力呢?讓它的勞動大軍,成本更有效率。
再工業化,把制造業搬回到美國半途。美國目前很多制造業都是在海外,特別是在中國,其實也是美國在海外最大的制造基地之一。我們為什么覺得這樣的再工業化能夠再發生呢?因為中國的工人的薪水和成本都在上升,這也就增加了我們工人能夠在這方面有競爭性的優勢。另外一些方面,有一些產品一直在美國本土制造的,我們也有非常有技術的勞動大軍,所以我們希望有在這方面有所競爭力。
我們談到機器人的時候,我知道中國其實現在已經擁有了比世界上任何國家多的機器人。
新一代的機器人,可以猜到從每個MIT來的人,可以為你們展現這樣一個案例。這是一個電動發動機。我們可以看到這有一個圖片里面兩個發動機是連在一起的。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電子發動機,讓電動棒很快的跑。
我們談論了再工業化,美國的再工業化,我們覺得可以通過人機合作來推廣,我們可以把70%制造業,原來由人運作方面的可以用機器人替代。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3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
2025-03-24 11:41
2025-03-20 13:44
2025-03-17 12:35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