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稱,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的總裁5日在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周日版采訪時,試圖打消政界的憂慮:"庫卡的基因是德國的,并繼續以強勢立足德國"。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6月5日報道,記者問庫卡總裁勞伊特,是否只要經濟合理,對收購者來自哪個國家就可以不做考慮?
▲庫卡總裁勞伊斯
庫卡總裁勞伊特說,庫卡是一個全球性企業,但不是一個無根企業,“庫卡的DNA是德國的,并繼續以強勢立足德國。作為庫卡總裁,我必須將更大的公司利益作為考慮的中心,代表客戶、員工和股東利益并使企業繼續發展。在此,產生重要影響的一方面是中國市場,另一方面是互聯網以及工業4.0。我們是一家使用德國管理理念的德國公司,且業績相當不錯。這也是未來成功的鑰匙。庫卡現在是、將來也是一家德國企業。”
政界憂慮了
報道稱,上周,德國聯邦經濟部長加布里爾在庫卡相關事宜上,表示希望看到有德國或者歐洲投資者給出投資要約,作為對美的報價的另一選項。雖然他同時說,中國對科技公司產生興趣還不致讓人產生憂慮。“庫卡”也是剛剛舉行的德國聯邦政府閉門會議的議題,德國總理默克爾對此知情并應該是支持加布里爾的。聯邦政府的一名新聞官表示,“最好是還有其他德國和歐洲的要約,但說到底,這是一樁企業決定。”
▲2016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一同觀看庫卡機器表演。(德國之聲電臺網站)
機器人永遠不會取代人
報道稱,勞伊斯于2009年成為庫卡總裁,上臺時庫卡市值為2.5億歐元,今天它的身價已達45億歐元;經營額也從不到10億歐元上升到30億歐元。2009年時,庫卡業務的60%面向歐洲市場,今年一半的生意同歐洲以外的地區成交。勞伊斯談到成功的訣竅:“市場在哪里增長,我們就到哪里去,比如去亞洲和美洲。”
他還說,目前歐洲機器人每小時成本為平均5歐元,一個工人每小時的平均工資成本至少45歐元,而一個中國專業工人的小時工資成本也10歐元。他總結說,只有合理配置人工與機器人的工作量,才能在世界上繼續保持行業的競爭能力。
勞伊斯告訴人們擔心機器人取代人是杞人憂天。“這是機器人永遠做不到的。”“機器人只能重復標準性動作,只能在標準狀態下做出自主決定。”
2025-02-26 08:53
2025-02-25 10:56
2025-02-25 10:46
2025-02-25 10:29
2025-02-24 22:23
2025-02-24 22:22
2025-02-24 10:31
2025-02-24 10:11
2025-02-24 09:33
2025-02-24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