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卡能合拍美的“雙智”戰略嗎?
美的昨天的公告開宗明義,收購庫卡股權是為了“推進公司‘雙智’戰略,深化機器人產業布局。“
所謂“雙智”,是指“智慧家居+智能制造”。對美的而言,踐行“雙智戰略”不僅是要生產智能產品和提升制造水平,而且要直接進入機器人市場。具體來說,“智慧家局”和“智能制造”戰略分別瞄向服務機器人市場和工業機器人市場。
美的在機器人領域早已開始有針對性地布局。在2015年與安川電機合作時,雙方合資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分別是工業機器人公司和服務機器人公司。
工業機器人是目前占絕對主流的機器人市場,并且前景依然廣闊。
從2013年開始,中國就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在2015年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國內機器人銷量依然增長16%,達到6萬6千臺,繼續排名全球第一,其中絕大部分是工業機器人。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主席曲道奎曾經預測,未來10到15年,中國仍將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庫卡與安川一樣,位列全球四大機器人廠商之一。對庫卡的收購,有助于美的提升在工業機器人與系統解決方案領域的能力,為以后生產工業機器人并銷售給中國用戶夯實基礎。
美的作為家電制造商,自身也是工業機器人用戶。目前美的機器人應用已經超過1000臺,庫卡作為機器人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可以為美的供應產品,促進美的提升制造水平。此外,庫卡的子公司瑞士格能夠提供倉儲、分揀、運輸、物料處理等自動化解決方案,與美的子公司安得物流業務具有協同效應,也是美的此次收購的動力之一。
不過收購庫卡同樣面臨隱患。
和其他機器人技術一樣,庫卡的機器人最早應用于汽車行業,后來不斷拓展至其他行業。不過,汽車制造市場依然是庫卡最重要的市場,2015年,汽車行業收入占據庫卡收入的大約50%左右。
國內汽車市場在長期兩位數增長之后,2015年產量增速跌至3.25%。業內預計,未來五年汽車產量增速預計將低于GDP增速。此外,2012年,汽車廠商曾經有過一輪新建工廠的熱潮,按照大約3年的建造周期,這批工廠已經投產。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幾年,國內汽車制造市場增量并不大,工業機器人制造商的市場也將受其影響,這對以汽車行業為最主要收入來源的庫卡來說,將面臨更激烈競爭。
因此,服務機器人市場的重要性將不亞于工業機器人。
長期關注工業自動化技術的工控網數據技術公司副總經理陳然告訴《財經》記者,從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歷史來看,最初應用在汽車制造領域,后來拓展到食品、3C、家電、包裝等行業制造領域,未來將向包括康復機器人、生活機器人等側重人機協作技術的方向發展,這意味著巨大的服務機器人市場。
ABB總裁史畢福在昨天上午的媒體見面會上也表示,ABB的機器人業務正在經歷從工業機器人向服務機器人轉型的過程。
美的在此次公告中表示,交易完成之后,公司先行聚焦有剛需的助老助殘機器人、康復護理機器人等領域,根據技術成熟的市場需要切入服務機器人。
不過服務機器人市場盡管前景廣大,但業內普遍的觀點是,受限于技術成熟度,形成規模化的市場至少仍需十年。
收購變數猶存
然而,這個看似雙方都滿意的交易,是否能最終完成,變數猶存。
在美的方面,收購決議只是通過了董事會,6月6日的股東大會也只是關于貸款融資方案的討論,至于何時召開決定是否批準收購庫卡的股東大會,目前還沒有日程表。
即使收購決定在股東大會上順利通過,行政審批也會讓該交易胎死腹中。
對于CFIUS(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中國投資者已經不再陌生。這個負責國家安全審查的跨部門政府機構曾多次否決中國公司在美國的投資,最新的案例,是今年年初禁止飛利浦出售旗下LED業務給金沙江(GO Scale Capital)為主的中國投資團隊,導致該交易中止。
德國對外國投資的態度曾經十分寬松,但2007年俄羅斯和中國企業在德國進行數次大規模并購之后,2008年,德國聯邦政府擬定了《德國對外經濟法修正草案》,并于2009年頒布了《德國對外經濟法和對外經濟條例修正案》。
這些法案授予聯邦經濟和科技部審查權。當歐盟境外投資者收購德國企業25%以上股權時,就需要進行審查。一旦認定并購可能威脅德國的公共安全和國家秩序,聯邦經濟和科技部就有權阻止交易。但是,審查對象限定在“住所地在歐盟境外的投資者”,因此來自歐洲聯盟成員國的投資不在此限。
也就是說,如果美的想要完成此項交易,不僅要在股東大會通過融資方案,還要在境外完成此項融資,在下一次的股東大會上通過收購庫卡股份的決議,還要向德國聯邦經濟和科技部提交收購方案并解釋收購意圖。
在這一過程中,導致交易中止的事情有可能發生。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