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貨之路上追求極致的京東集團,正在一條道走到“黑”,5月13日,京東集團宣布,正式成立JDX事業部。對于名稱中的“X”,有業界人士猜測,這代表著未知和神秘的“黑科技”。值得一提的是,谷歌也有一個Google X部門,該部門是谷歌最神秘的一個部門,位于美國舊金山一處秘密地點。很多“腦洞大開”的項目都出自這里,如無人汽車、人工智能、太空電梯等等。
相比之下,JDX則要專注和透明許多。“JDX事業部的成立,標志著京東正式進軍智能物流領域。目標是要做出‘三個無’,一個是無人機,一個是無人倉,一個是無人車配送。”京東集團CTO張晨在發布會上表示。
在上述“三無產品”中,無人機已廣為人知,那么,無人倉和無人車,究竟有多“黑科技”呢?不久前,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曾描述道,無人倉中,100%都是由智能機器人完成,入庫、理貨、出庫、分揀全部不需要人力的參與。無人車能行駛到客戶設定的地點,通過密碼交互,機器人自動將包裹投遞到客戶的汽車后備箱,全程不需要客戶等待也不需要簽收……
京東牽手機器人發力智慧物流
如果說無人機,市場上還有多個玩家的話,那么在無人倉領域,則很難繞過一家公司,那就是創業板上市公司機器人。公開資料顯示,機器人隸屬中國科學院,是全球機器人產品線最全的廠商之一,也是國內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化基地。截至目前,公司市值位居國際同行業前三位。近期先后在央視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五年規劃》中作為標桿亮相。
事實上,京東在宣布成立JDX事業部的同時,也宣布與機器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進軍智慧物流。“這次雙方強強聯合,不是兩家企業的結合那么簡單,我們很可能要開辟一個新的時代,智慧物流的時代,智慧裝備的時代。為中國制造2025,為未來人類生活方式、購物方式的變化,做出一個重大的貢獻。”機器人公司總經理曲道奎表示。
而在京東集團CEO張晨看來,聯手機器人全面發力智慧物流,既有主動為之的原因,也有迫不得已的無奈。“京東的運營和服務品質越來越得到全國人民的認可,但我們面臨的挑戰也很明顯,電商還在高速發展,但是土地資源已經開始越來越緊缺,人力成本也越來越高,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的需求越來越大”。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JDX事業部旗下的物流實驗室已經搭建完畢。雙方合作中,京東方面主要負責提供各種應用場景,而機器人公司主要負責提供各種功能的機器人。“我們預計明年這個時候,實驗室階段就可以基本完成”,京東集團副總裁兼JDX事業部總裁肖軍對記者表示,“預計從明年年底開始,京東對倉儲的智慧物流改造就將全面啟動。”
京東2016年一季報顯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京東擁有7大物流中心,運營了209個大型倉庫,總面積約430萬平方米。如果這些大型倉庫都升級至無人倉,對于機器人公司而言,是不是意味著業績將大幅提升?對此,機器人公司市場總監張進予以確認,但并未透露數量級。不過,張進舉例稱,“以亞馬遜倉儲中的一種機器人Kiva為例,每臺30萬元,總共約2萬臺。亞馬遜倉儲與京東還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僅這一塊,你算算多少錢?”
硬幣的另一面則是,要將現有倉儲全面改造成“無人倉”,京東的投入不是一個小數字。那么,京東的收獲體現在哪里呢?“全面使用無人倉后,我們預計京東的物流成本大概降低50%左右”,肖軍透露。
對此,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電商大戰中,物流成本可以說是決勝的一環。如果京東的物流成本能夠降到同行的一半,那么電商大戰基本也就可以宣告結束了。”
京東最新無人機搶眼CES展
除了發力無人倉之外,京東在無人機方面的進展更為顯見。在5月11日召開的第二屆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 )上,京東展示了兩款全新機型,分別是一款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和一款三軸六旋翼無人機。其中,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具有更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同時具備航時長、航程遠、速度快的優勢;三軸六旋翼無人機則具有輕量化的機身、更快的速度以及優秀的裝載能力。
據記者了解,這些無人機目前正在劉強東的老家江蘇宿遷試運營。按照劉強東的規劃,這些無人機未來主要用于農村偏遠地區的送貨。“目前農村購物頻次不是很高,有時為送一單貨需要單獨派車。用無人機送貨后,往返成本只有10元左右”,肖軍表示。
據媒體報道,京東的無人機由第三方合作伙伴研發,可攜帶30公斤的包裹飛30公里左右。不過,在機器人公司總經理曲道奎看來,這樣的載重量太小了,“我們公司的無人機,已經做到了幾百公斤的起飛重量。雙方這次合作只是合作里面的一個起點,隨著合作的不斷深入,實際上很多東西將來都可以合作。”
那么,隨著業務合作的不斷深化,未來是否可能產生資本上的合作呢?可見的例子是,2015年8月,大舉發力生鮮業務的京東集團,斥資43.1億元入股永輝超市(601933,股吧)10%的股份。類似之舉是否會在機器人公司重演呢?對此,張晨表示:“隨著我們合作的進一步深入,我們到時候會去考慮。”
此外,據肖軍透露,京東的無人駕駛卡車也即將亮相。
2024-08-29 14:47
2024-02-05 22:01
2024-01-17 07:00
2023-12-25 05:49
2023-12-25 05:12
2023-12-21 09:21
2023-09-10 07:56
2023-08-21 09:49
2021-12-31 16:10
2021-02-08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