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工業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這些眼下最時髦的名詞,但是這些看上去很美畫面擺在中國企業面前卻擋著兩只老虎,一只叫產能過剩,一只叫互聯網,如果在這種背景下核心問題不是你買了多少機器人和專機,而是如何把這這些冷冰冰的機器人和生產數據連接在一起,在現有基礎上通過聰明辦法花小錢辦大事。米克力美作為AGV柔性制造系統研發廠商,我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調查,美帝的互聯網創新世界第一,所以美國人希望從信息化層降維到自動化層,德國的制造業最強,所以他更希望從自動化層升格到信息化層,輪到中國這個制造業第一大國又是互聯網第二強國,所以老板一拍腦袋直接整了互聯網+也叫中國制造2025。(小編習慣尖酸調皮行文風格并無惡意,不喜勿噴!)
很多人講萬物互聯不就是各個設備關鍵性數據互聯互通嘛?隨便搞個通訊協議就OK了,比如TCP/IP協議。這個技術問題沒法給你三言兩語詳細科普,通俗點講,以現有互聯網的通訊方式速度還是太慢,安全性不好。而工業生產的環境以及數據傳輸要求,要遠遠高于你下載一部電影的要求。
在往期文章我們已經談過,生產設備和管理信息系統各自連接起來,并且生產的原材料和生產設備也要連接起來,那么用什么方式來連接最好呢?靠ERP?EMS?恐怕都不行,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AGV系統把物流節點的關鍵數據作為中間層有機和設備,生產信息系統,ERP系統連接起來。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叫做RFID的東西,也就射頻識別技術。(簡單來說,RFID相當于常見的條形碼,它里面包含一些信息,但是比條形碼牛X的地方是RFID可以無線通訊)
舉一個簡單的場景,眼鏡車間里,流水線連續來了三幅眼鏡,每個都有個條碼,里面記錄著這是為老王、小倉、王二定制的眼鏡。
用傳統方法:第一幅眼鏡裝到配站時,把條形碼掃描告訴裝配工,說老王經常看電腦眼鏡散光350度,然后控制器就告訴送料員送350度鏡片。(剛好送料員肚子痛去XX了,于是乎就停線了)
用精益管理系統的方法:第二幅眼鏡裝到配站時,小倉愛時尚不要鏡片,通過流水線自動識別條形碼自動上傳到中控系統,中控系統在下發信息到裝配工人的PC屏幕顯示“這貨不要鏡片”作短暫停留送去包裝。(裝配工人需要不停核對,于是沒過多久這個工人幾乎瘋了)
用米克力美AGV系統的方法:第三幅眼鏡到配站時,AGV在送眼鏡框時已經通過RFID非接觸識別到“王二是個司機,需要醬色鏡片”,直接將鏡框通過速傳通信搜索現在閑置的機械手裝配站且有所需的醬色鏡片,并按照優先級送達至符合條件的裝配站,通過光通訊告知機械手立即裝配,機械手用極短時間完成裝配通過同樣的方式反饋給AGV,AGV在將成品送至某省的發貨區,并將信息通過專門的網絡接口告知ERP系統,ERP在通過網絡連接外部電商網站;整過工藝過程包括該眼鏡目前位置,狀態等實時上傳至生產管理系統以便于品質追溯等;每天下班前AGV系統會將每條線或工藝節點數據推送到管理者手機上或郵件中;管理者也可以遠在高爾夫球場隨時調用AGV小車上攝像頭查看車間內所有實時視頻;也可以通過AGV自主移動的特性通過射頻技術實時對倉庫進行資產盤點……我們就是通過這些自主移動小機器人通過不同的通訊方式幫助你實現可預期的智能生產。
未來:當工廠的自動化和信息化這兩化融合更深入的時候,另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就是云工廠。米克力美從不生產 “沒有生命力的產品” 我們致力于把工廠里的設備都通過我們的技術手段智能化,不斷地采集自己的數據上傳到工業互聯網上,此時我們就可以看到,哪些工廠的哪些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哪些是有空閑的。那么這些存在空閑的工廠,就可以出賣自己的生產能力,為其他需要的人去進行生產。整個工業4.0過程,就是自動化和信息化不斷融合的過程,也是用技術重新定義世界的過程,這些理想化成分正是驅動米克力美的工程師不斷突破不斷創新的動力。
2025-02-26 08:53
2025-02-25 10:56
2025-02-25 10:46
2025-02-25 10:29
2025-02-24 22:23
2025-02-24 22:22
2025-02-24 10:31
2025-02-24 10:11
2025-02-24 09:33
2025-02-24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