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的分類
誕生于科幻小說之中一樣,人們對機器人充滿了幻想。也許正是由于機器人定義的模糊,才給了人們充分的想象和創造空間。
中國的機器人專家從應用環境出發,將機器人分為兩大類,即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
所謂工業機器人就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機器人。而特種機器人則是除工業機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業并服務于人類的各種先進機器人,包括:服務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娛樂機器人、軍用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機器人化機器等。
在特種機器人中,有些分支發展很快,有獨立成體系的趨勢,如服務機器人、水下機器人、軍用機器人、微操作機器人等。國際上的機器人學者,從應用環境出發將機器人也分為兩類:制造環境下的工業機器人和非制造環境下的服務與仿人型機器人,這和中國的分類是一致的。
空中機器人又叫無人機器,在軍用機器人家族中,無人機是科研活動最活躍、技術進步最大、研究及采購經費投入最多、實戰經驗最豐富的領域。80多年來,世界無人機的發展基本上是以美國為主線向前推進的,無論從技術水平還是無人機的種類和數量來看,美國均居世界之首位。
機器人具體類型大致可分為:家務型、操作型、程控型、數控型、搜救類、示教再現型、感覺控制型、適應控制型、學習控制型及人工智能型等等。
機器人的發展特點
如今機器人發展的特點可概括為:橫向上,應用面越來越寬。
由95%的工業應用擴展到更多領域的非工業應用。像做手術、采摘水果、剪枝、巷道掘進、偵查、排雷,還有空間機器人、潛海機器人。機器人應用無限制,只要能想到的,就可以去創造實現;
縱向上,機器人的種類會越來越多,像進入人體的微型機器人,已成為一個新方向,可以小到像一個米粒般大小;機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強,機器人會更加聰明。
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
“中國制造2025”其中一個積極重要的部分就是機器人產業。
預計到2025年,機器人工業產值預期可以達到4.5萬億美元,其中2.6萬億來自提高并延長人類壽命,1.4萬億可能來自工業自動化和商業服務任務;在工業和服務領域使用先進機器人承擔的工作量相當于7500萬全職職工。最終,節約時間的家用服務機器人創造效益可達5000億美元。
談到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關系,機器人并不是只需要人工智能技術,還需要傳感器等更多的東西,是一個更大的系統。
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中,中國引進機器人有很早的歷史,汽車行業自動生產線上的機器人多數都是從國外進口。2014年,全世界生產機器人中間有40%是中國消費。同時,中國正在發展機器人產業,且南北方風格不同:北方生“硬”機器人,就是我們常見的生產線上的機器臂,這種機器人發展的比較早;而南方提倡的是做“軟”機器人,即醫療、老人看護等服務機器人。
2023-06-19 07:40
2018-12-07 08:52
2018-12-07 08:50
2018-01-30 07:11
2018-01-23 07:32
2017-12-22 09:00
2017-12-22 06:44
2016-12-13 21:22
2016-12-06 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