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雪弗蘭CAmaro作為“大黃蜂”的原型車,在科幻電影《變形金剛》上映后獲得超高人氣。但鮮有人知的是,通用總裝車間中,是中國新松機器人(72.14 +0.47%,買入)公司的AGV機器人幫其完成最后組裝。
更令新松人自豪的是,國內國外,汽車總裝只要用AGV模式的,幾乎都是新松的產品。新松機器人公司總裁曲道奎說,新松的工業機械手是國內龍頭,但AGV做到了全球領先。
據了解,新松從成立到如今,AGV相關知識產權種類數量達到80多項,已完成幾百個AGV工程數量,在這個領域已經保持了十多年的壟斷優勢。
可以說,新松AGV機器人像一柄尖刀,刺破了國際機器人巨頭企業的壟斷大幕。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機器人市場上,唯有AGV機器人的國產化達到了78.13%,而廣泛應用的平面關節型機器人和多關節型機器人的國產品牌占有率僅為10%左右。
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移動機器人(AGV)專利申請在過去十年逐年走高。據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GGII)的預計,中國AGV機器人未來三年的年均增速將陡增至50%左右,這給以新松為代表的中國AGV機器人企業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間。
新松的崛起,有偶發因素,也是我國對前沿技術提前布局的結果。事實上,新松AGV生產線的歷史要比新松機器人這家成立于2000年的公司早二十多年。
早在1980年代,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在“863計劃”支持下開始布局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和智能機器人研究。
但讓這些技術積累走出實驗室的是1991年7月成立的中外合資沈陽金杯客車公司。當時,其生產線其它部分安裝完畢后,提供組裝設備的外國公司卻違約,導致整個生產線無法投入生產。處于絕境的沈陽金杯想到了同城好友——沈陽自動化所。
沈陽金杯希望用簡易機械裝置和人力配合的方法為汽車安裝發動機,但缺少智能化的自動跟蹤和起落設備而無法實現。“我們將生產線的要求介紹給專家。他們反復驗證,經過半年多時間就生產出了移動機器人。”時為金杯客車技術主管的曲剛對媒體回憶說。
這也就是新松最早的激光自動引導的AGV車。
“沈陽金杯總裝線運行成功之后,國內汽車廠商開始陸續嘗試用AGV完成汽車地盤合裝的模式。”沈陽新松機器人智能移動事業部副總經理王玉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時國內汽車廠家大多用的是沈陽自動化所的產品。”在不斷的產業化過程中,沈陽自動化所的AGV技術日益升級。1995年,其設計的AGV產品出口到韓國三星航空株式會社。
得益于為沈陽金杯成功設計AGV組裝線和對三星的技術出口,新松公司剛剛成立就在AGV業界頗有名氣。然而,彼時的新松AGV還談不上行業冠軍。“因為AGV在汽車領域應用的規模很有限。很多小的汽車廠家甚至沒有充足資金建立AGV生產線。”王玉鵬說。
轉機在2006年來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汽車銷量超過72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5%,第一次超越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汽車消費國。當年中國汽車行業利潤也取得強勁增長,較2005年增加46%至768億元人民幣,新松AGV生產線隨即大規模進入國內汽車行業。
“國外企業也想進入這個市場,但新松AGV更有優勢。”王玉鵬信心十足。由于中國汽車企業常常根據市場銷售調整車型生產,外國公司提供的AGV總裝線難以適應這種變化。“我們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對產品進行改造并提供售后服務。此外,產品的價格也相差40%左右。”依靠技術、價格和本土服務優勢,新松占領中國汽車總裝大約95%的市場。
2007年,新松AGV贏得登上世界舞臺的機會。時值美國經濟危機爆發前夕,通用汽車的日子也不好過。通用汽車全球設備采購部門在上海通用和柳州五菱的工廠發現,新松AGV運行記錄平均水平大大超出了國外同行,而價格相對便宜。通用汽車此后向全球AGV公司發出標書,新松最終贏得勝利,獲得70余臺總價值在7000多萬元人民幣的采購訂單。此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松AGV陸續出口到美國、加拿大、俄羅斯、韓國、印度等市場。
據了解,目前新松AGV研發人員達到150人左右,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是銷售額的8%左右。
2014年3月1日,由新松機器人公司制定的GB/T30029-2013自動導引車(AGV)設計通則“以及”GB/T30030-2013(AGV)自動導引車,已作為國家標準正式實施。
2025-04-21 12:16
2025-04-21 12:16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3
2025-04-21 12:13
2025-04-21 12:12
2025-04-21 12:11
2025-04-21 12:10
2025-04-21 12:09
2025-04-21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