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國內AGV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價格戰初現端倪,但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國自機器人”)仍在AGV領域開疆擴土。
成立于2011年的國自機器人,其前身系中控研究院機器人事業部。雄厚的工控背景以及獨特的技術優勢使得國自機器人在同行中很快脫穎而出。2014年資本巨鱷巨星科技通過受讓、增資持有國自機器人39.03%股權,正式躍居為國自機器人第一大股東。此舉意味著國自機器人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獲得更多的資本和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短短四年光景,國自機器人就已躋身國內AGV前列,其崛起之速令業界咋舌。
“2014年國自機器人實現銷售七千多萬。”國自機器人總經理鄭洪波在接受《高工機器人》專訪時表示,其2012年、2013年銷售分別為1350萬元、3760萬元,近兩年來,國自機器人的業績實現飛速增長。
事實上,作為國自機器人的支撐業務之一,智能巡檢機器人業務在2014年8月份國家電網的一項競標合同額就超過5千萬元,國自機器人公司在國家電網系統巡檢機器人市場的領軍地位得以鞏固。
當業界為其智能巡檢機器人的“戰績”津津樂道之時,其大刀闊斧擴張AGV領域版圖的動作卻甚少為外界所知。
在“征服”智能巡檢機器人大部分市場份額后,AGV、智能化生產及智能巡檢機器人正成為國自機器人拉動業績的三駕馬車。國自機器人將如何整合上述三大業務?又將如何借助巨星科技的平臺資源打造AGV增長極?
重構AGV新版圖
國自機器人可謂不折不扣的“野心家”。在AGV業務銜枚疾進的同時,其在智能制造方面也正籌謀一盤大棋。
隨著機器人、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智能化生產已成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契機。僅以物流領域來看,目前美國人均擁有的物流倉儲面積是中國的14倍,中國目前現代化、標準化物流設備蘊藏的巨大市場尚待挖掘。
國自機器人顯然已經敏銳的嗅覺到了這一點,并于2014年已經開始將智能化生產作為公司重點業務之一發展。
“我比較認可未來AGV企業更多的是向應用企業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鄭洪波表示,AGV本身的特性是很難單獨去賣AGV車輛的,要跟應用企業完整的物流體系以及相關軟件對接。
值得一提的是,國自機器人在2015年4月份與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叉”)、上海安吉汽車零部件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吉零部件物流”)簽署了 “關于共同開發無人駕駛移動設備技術戰略合作意向書”。
據了解,安吉物流是上汽集團旗下的國內領先的汽車零部件物流專業服務供應商,一年營收超過150億元,擁有專業的物流技術與豐富的運作經驗,包括倉儲物流、配送;而杭叉集團國內專業車輛裝備制造商龍頭。
“我們將聯合杭叉集團及安吉所覆蓋的汽車零部件領域,研發整體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AGV以及一些自動化設備。”鄭洪波表示。
實際上,此舉也意味著國自機器人在汽車零部件智能工廠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在鄭洪波看來,跟安吉物流合作也是在布局物流解決方案上的一次重要嘗試。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作為CIMS(計算機/現代集成制造系統)基礎搬運工具,AGV機器人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汽車制造、機械加工、家電生產、卷_煙等多個行業。
根據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GGII)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移動機器人(AGV)新增量3150臺,同比增長29.15%;2015年AGV新增規模將達4300臺,預計增幅超過36%。不容忽視的是,新增市場中超過70%是來自國產品牌。
在AGV領域深耕細作多年的國自機器人已然成為新增市場中的主力軍,其早在2012年和2013年就已成功切入了電池裝配自動化生產線、橡膠行業以及電力系統領域。
尤其是國自機器人2013年與中策橡膠合作的核心工藝重載AGV項目備受業界關注。由國自的AGV組成柔性的物流搬運系統能隨著生產工藝流程及時調整,使一條生產線上能夠制造出不同規格的產品,提高生產的柔性和中策橡膠的市場競爭力。
實際上,在人口密集型的橡膠行業,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橡膠行業亟待轉型升級。得益于此前在中策橡膠應用AGV的案例,國自機器人的AGV又陸續開進了桂林橡膠集團等橡膠企業。
不容忽視的是,曾一度被視為尚未被外企壟斷的國內AGV機器人市場,如今也正陷入激烈角逐。由于AGV這一細分領域的技術門檻較低,許多原來做物流裝配、叉車等領域的企業紛紛轉型涉足,魚龍混雜。
目前的市場情形是,新松、昆船、機科為代表的大型企業,不僅在時間上占得先機,深厚的企業背景使其能得到國家政策和財政的支持。此外,上述企業具備雄厚的資本,在軍工、煙草、金融、印刷等行業擁有較強的資源優勢,在市場上占有主導地位。上述企業憑借較強的系統集成能力,通常只開發大型的、溢價高的優質項目。
而以華南地區的廣州遠能、佛山嘉騰、佳順偉業、歐凱、動進精密等為代表一批企業成立時間均在5年左右,企業規模較小。但這批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意識,在技術上不斷追求簡易、實用,產品價格較低。由于這批企業對產品的不斷簡化改進,使得AGV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同時迫于市場生存壓力,部分企業低價競爭的策略,人才互挖現象嚴重。
對此,鄭洪波卻并不擔心,“在低端應用市場,AGV競爭確實已經十分激烈,但國自瞄準的大型AGV系統集成項目,要求開發者具有極強的調度解決能力、整體導航等技術。”較高的進入門檻也使得國自機器人與同行企業形成差異化競爭。
實際上,國自機器人早已突破了傳統AGV的限制,邁向了新的領域。據了解,國自機器人與杭叉集團合作成立了“杭叉國自智能車輛研究院”,深入合作打造AGV新增長極。“杭叉做車體,我們做控制和調度等相關技術,我們的定位就是研發AGV的全系列的車型。”
據了解,國自機器人與杭叉的合作目前進展比較順利,通過一年的合作,已經建立起完整的產品線。并且國自機器人已經在今年3月份推出“叉車式自動引導車”。這款在無軌化導航技術、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現場總線技術、無線傳輸及多機器人集群調度等關鍵技術均有突破的激光導航叉車式搬運機器人在國內汽車、物流、橡膠輪胎、手動工具等行業均實現使用。
對于國自機器人未來的發展,鄭洪波信心滿滿。
“未來國自機器人將圍繞移動機器人和智能化生產這兩大塊繼續延伸,借助巨星科技的平臺不斷加強與各行業龍頭的合作。”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