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信部出臺機器人指導意見之時,廣州也正在利用地區制造優勢,整合行業資源,大力推進機器人工業,規劃目標直接瞄準2020年,擬打造千億產業集群。
首先,自動化已是全球制造業基本升級趨勢;其次,制造業生產升級過程中,大量采用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行業市場迅速擴大,各方“諸侯”都想在該市場中分得一杯羹,而國內也對該市場給予了極大關注,廣州地區更是利用制造產業優勢,積極整合資源,擬打造機器人產業集群。
去年12月30日,國家工信部發布《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300024)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機器人產業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專家分析,在經濟結構調整、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持續推動下,我國智能制造裝備需求動力強勁,未來通過機器人取代人工將不可避免,預計201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44000臺,增長31%。
而早在2013年10月,在廣州市經貿委指導下,由廣州數控、廣州機械院、廣汽集團、廣州萬寶集等12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廣州工業機器人制造與應用產業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通過開展工業機器人制造和應用關鍵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及創新成果推廣,以生產應用企業為主體,聯合產業的配套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推進廣州區域內單位在技術研發、生產制造、集成應用、市場開拓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廣工業機器人普及應用,促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打造具有廣州特色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展望廣州規劃千億集群顯真容
日前,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推動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計劃引導和鼓勵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引進消化、合資合作、設立海外研發機構等方式,開展減速器、伺服電機、驅動器和控制器等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研發:加強協同攻關、持續創新,彌補產業鏈薄弱環節。同時,指導企業加強與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開展相關知識產權分析,推進相關專利布局。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制訂各級標準。
按計劃,到2020年,廣州將培育形成超千億元的以工業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其中包括形成年產10萬臺(套)工業機器人整機及智能裝備的產能規模,培育1至2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百億元級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和5至10家相關配套骨干企業,打造2至3個工業機器人產業園,全市80%以上的制造業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成為全省智能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先行區,全國最具規模和最具競爭力的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基地之一。易鳴告訴記者,目前廣州工業機器人的核心產值較小,大概在二三十億元規模,但廣州市場需求大。“只要攻克了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難關,我們是很有信心實現2020年目標。”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