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走進一個工廠的時候,映入眼簾的可能首先是運送物料的車輛。這些車輛從大卡車到小推車不等,他們在車間之間以及車間內穿梭往來,...
當我們走進一個工廠的時候,映入眼簾的可能首先是運送物料的車輛。這些車輛從大卡車到小推車不等,他們在車間之間以及車間內
穿梭往來,書寫著生產的忙碌。但是,人工駕駛這些車輛,其精度并不高,過多的車輛亦會造成混亂,危險系數較高。華東理工大學的林礪宗教授課題組研究開發的多信息融合AGV控制
系統,將
機器人技術引入物料
運輸,該系統融電磁感應與RFID技術于一體,引入路徑優化、
自動會車與軌跡
避障,可以使用各種復雜環境下的
無人值守工作,大大提高了這項工作的精度和
自動化水平。
隨心所欲擺一根電線即成軌道
如何使運輸車輛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有條不紊地運行?目前的技術方案是:為車輛裝上機器人設備,通過
智能系統控制機器人的動作,讓車輛按預定軌道運動,應用RFID技術建立車輛的坐標。
這一方案的關鍵在對軌道的
識別。這里的“軌道”與鐵路的軌道不完全相同。要讓機器人按道一定路線行進,必須為它設定一條路徑,在路徑上設置各種信號,機器人通過識別這些信號來認知路徑,從而按路徑行進。課題組的任務,就是對于軌道進行改進。
機器人能識別的信號,包括電信號、磁信號、電磁信號、顏色信號華理工研發控制系統將機器人技術引入物料運輸等。在車間的智能導引車技術中,經常使用顏色信號。這種軌道的設置比較簡便,但是很容易褪色,一褪色就影響機器人識別的靈敏度。經過長期研究,課題組改進了這項技術,其要點在于:綜合運用電、磁、顏色三種信號,提高了對顏色識別的靈敏度,能夠清楚識別壞損的道路標識。
這種多信息系統,極大提高了鋪設軌道的簡便與效率。隨心所欲地在地上擺放一根能發出信號的電線,就成為一條軌道。同時,由于運用了多種信號,當一種信號的發射物出現斷裂時,軌道信號依然是完整的。比如,當顏色中的一部分褪色時,就造成斷裂,在以前就會造成軌道信號的中斷,而采用了多信息AGV技術后,這種小的斷裂不會造成軌道信號中斷。